红岩煤业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

红岩煤业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

ID:17581095

大小:132.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9-03

红岩煤业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_第1页
红岩煤业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_第2页
红岩煤业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_第3页
红岩煤业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_第4页
红岩煤业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红岩煤业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红岩煤业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第一节矿井概况2第二节可能发生各类事故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10第二章处理各种事故的指导原则和预防事故有关规定11第三章矿井灾害预防措施及处理计划12第一节瓦斯预防措施及处理计划12第二节火灾预防措施及处理计划16第三节水灾预防措施及处理计划21第四节顶板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27第五节煤尘灾害预防措施及处理计划30第六节运输、提升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33第七节机电灾害预防措施及处理计划35第四章处理矿井灾害事故救援预案37第一节处理重大灾害事故救援预案37第二节组织机构职责38第

2、五章矿井灾害预防处理计划的贯彻与实施41第一节井上下消防材料库配置41第二节批准后的《计划》学习、贯彻与执行41第三节批准后的《计划》的检查、落实与修改42第四节救灾演习工作42表1-1地面消防材料库备用品表……43表1-2井下消防材料库备用品表47红岩煤业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前言各单位:为进一步贯彻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治理好矿井瓦斯、水、火、顶板、煤尘等五大自然灾害及机电、提升运输事故,做到防患于未然,圆满完成本年各项方针目标,并能在一旦发生事故时有效控制局面,排除影响,减少损失

3、,保障国家财产和职工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山西省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煤矿安全规定》等有关规定,并结合我矿生产实际,特编制《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望矿属各队组接本计划后认真学习,并遵照执行。第一章:概况第一节:矿井概况一、地理情况山西灵石红岩煤业有限公司位于灵石县城西20km处寨头村。地理坐标:东经111°38′01—111°39′50″,北纬36°50′00″—36°51′33″,该矿距夏门镇6km,从矿区向东

4、1km有简易公路相通,然后向南在夏门镇并入大运公路,距南同蒲铁路灵石煤炭集运站仅20km,且有公路相通,交通运输条件较为便利。山西灵石红岩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吕梁山与太岳山之间,井田地形总体上地形总体上中部高、四周低,最高点位于井田北中部山梁上,海拔1065.1m,最低点为井田西南部,海拔806.0m,最大相对高差259.1m。井田内仅东北及西南部基岩出露良好,其它部分为第四系中、上更新统黄土覆盖。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核[201X]64号文件及晋煤整合办核[201

5、X]66号文件精神,灵石县夏门镇红岩煤矿与灵石县夏门镇红岩煤矿二坑在原有两矿井井田范围的基础上经过调整进行整合,整合后为“灵石县夏门镇红岩煤矿”,根据(晋)名称变核企字[201X]001383号文件,企业名称变更为“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生产能力45万吨/年。《采矿许可证》号C140000201X1212201X8048,批准开采煤层2#-11#,井田面积为4.7104k㎡。二、地质情况(一)地质情况井田内地质由老到新依次为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

6、组、下石盒子组及第三、四系、井田多被黄土覆盖,沟谷见有山西组及石盒子组出露。(二)地质构造1、区域地质构造本井田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山西断块的中西部吕梁块与晋中新断陷的接触部位;为吕梁山背斜东翼,霍西向斜的西北部,灵石富家滩复背斜与晋中新断陷的接壤部位。区域构造以褶皱为主,构造形态比较简单,多为平缓开阔的短轴褶曲,次生有岩溶坍塌的柱状陷落,局部见有断裂构造。2、井田构造井田内构造总体呈现舒缓的波状起伏,井田中部发育一宽缓的向斜,南部发育一次生背斜及一小向斜,井田中部发育断层1条,有2个陷落柱。地层走向

7、多为北西—南东向,地层倾角较小,3~6°左右。主向斜:轴迹位于井田中部,走向北西—南东。北东翼表现为倾向南西的单斜构造,倾角4~6°;南翼为一次生背斜及一次生向斜。次生背斜:位于井田南东部,轴迹井田长约1650,影响宽度约600M.俩翼对称,倾角3~4°.次生向斜,位于井田南东部,轴迹走向北西-南东,轴迹井田内长约1400M.影响宽度约650M.俩翼产状相近,倾角3~4°.F1断层:根据井下揭露,井田中部发育1条正断层,断层走向东西向,倾角南,倾角75°,断距8m。根据井下揭露,井田南部发育2个陷落

8、柱(X1.X2.)陷落柱平面形态呈椭圆形,X1长轴约105m短轴约65m,X2长轴约108m,短轴约80m.综上所述,井田内构造复杂程度为简单。井田内无岩浆岩侵入。4、含煤地层井田内含煤地层主要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石炭系太原组,其沉积特征是由滨岸三角周到滨海平原相,且以三角洲为主体的典型海陆交互沉积煤系。太原组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含煤10层,编号自上而下为4、5、6、7、8、9、10、10下、11、12号煤层,其余为不可采煤层,地层平均总厚93.29m煤层平均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