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业公司2013年度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

煤业公司2013年度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

ID:14138019

大小:589.00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8-07-26

煤业公司2013年度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_第1页
煤业公司2013年度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_第2页
煤业公司2013年度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_第3页
煤业公司2013年度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_第4页
煤业公司2013年度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煤业公司2013年度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崇升煤业有限公司2013年度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矿长:和发新总工程师:蔡磊编制:生产科2013年月日47目录第一章矿井基本情况简介1第二节可能发生各种事故的自然条件、原因和地点16第二章矿井灾害事故的预防计划19第一节预防瓦斯事故19第二节预防煤尘事故的措施20第三节预防火灾事故的措施20第四节预防水灾事故的措施21第五节预防冒顶事故的措施23第三章矿井灾害事故的处理计划25第一节重大灾害事故处理机构及组织措施25第二节事故处理计划31第四章避灾路线3747第一章矿井基本情况简介第一节矿井概况一、

2、矿井简介矿井名称: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崇升煤业有限公司;建设规模:90万t/a;经济类型:有限责任公司;隶属关系: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华美奥集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马志富;矿长姓名:和发新。二、自然地理条件1、地理位置山西朔州崇升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朔州市平鲁区下面高乡西部约2.6km处,行政区划隶属平鲁区下面高乡管辖。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2°29′14″-112°30′40″,北纬39°29′55″-39°30′43″。本矿距平鲁区井坪镇32km,距朔州市约22km,与朔州市、平鲁区均有公路相接。且

3、有公路与大(同)—运(城)二级公路干线相衔接,南到太原235km,北到大同130km。又可通过铁路外销京、津、唐等地区,并联结到全国各地。交通运输条件较为便利。2、地形、地貌47井田位于管涔山东麓,地表为黄土覆盖,经长期切割冲蚀,呈为中山丘陵区,纵观井田,总的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地形最高点位于井田西北部梁处,高程为1395.4m;地形最低点位于东南部沟口附近,高程为1210.0m,相对高差达185.40m。区内为黄土覆盖,以黄土冲沟,梁地貌为主。由于强烈的侵蚀切割,形成多条冲沟,其上游呈“V”字

4、型,下游是“U”字型。冲沟两侧由于不断的侵蚀形成树枝状的小冲沟。3、河流水系井田内无大的河流经过,井田内大小沟谷平时基本干枯无水,唯雨季时才汇集洪水沿沟排泄,向东流入马营河,马营河在小平易乡东汇入桑干河,属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桑干河支流。马营河:发源于左云县马道头,经山阴县的玉井村,流经本区东部,全长100余公里,长期处于干涸状态,洪水季节水量较大。4、气象及地震本井田位置处于晋北高寒地带,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夏秋天气凉爽,春季则多风沙,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全年平均气温4.5℃,一月份最冷,气温-1

5、1――15℃,极端最低气温为-30℃;七月份最热,气温19-20℃,极端最高气温为35℃。降水期多集中于六、七、八三个月,占年降水量的67—75%,最高可占到90%,年平均降水量462毫米,最大日降水量为72mm。年蒸发量在2080mm到2516mm之间,平均为2351mm左右,5月到7月之间,月蒸发量可达470mm,最大日蒸发量可高于30mm。霜冻结冰期自十月下旬至次年四月,冻土厚度在1.23m左右,最大可达1.5m。最大积雪厚度26cm,平均每年出现八级以上大风(风速大于17.2m/s)约2

6、5天,风沙日290天,且多集中于冬春两季。风向以西北风最多,最大风速可达21m/s。4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井田所属地区的地震烈度为7度。历史上有过多次地震记载。朔县志及山西通志记有从公元144年至1688年前后有感地震14次,其中公元512年、849年、1291年3次较强、房屋倒塌,人畜死亡数千。1407年6月9日和1958年9月5日平鲁区曾发生5.5级地震。1952年崞县地震,1978年唐山地震以及1989年阳高大同地震均波及本县但未造成损失。

7、三、区域地质(一)地层井田内黄土覆盖,现根据井田范围内钻孔揭露并结合井田资料,井田内地层由老到新发育有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O2s),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上统太原组(C3t)、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下统下石盒子组(P1x)、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2+3)。对井田内地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1.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O2s)为含煤地层的基底岩系。本组在井田内揭露不全。据邻区资料本组厚度约180m。主要为灰—深灰色石灰岩、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夹薄层黄绿色泥岩组成。灰岩含泥质,风化后呈土黄色斑块

8、,故俗称豹皮灰岩。地层中常夹同生角砾岩。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本组厚度45.0—50.0m,平均48.0m。主要由灰色、灰白色、灰黑色砂岩、砂质泥岩及泥岩和铝土泥岩组成。夹1-3层薄层石灰岩,其中最下一层比较稳定,厚度最大可达3m,常含腕足类动物化石。底部常见山西式铁矿,呈鸡窝状赋存。铁矿层之上为一层品位较高的铝土岩,最大厚度可达7-8m。中、上部可见0.2-0.5m薄煤层。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47本组厚度68.57-94.17m,平均73.62m,以灰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