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外循环系统的生物除磷能力_1

活性污泥外循环系统的生物除磷能力_1

ID:17589318

大小:13.8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03

活性污泥外循环系统的生物除磷能力_1_第1页
活性污泥外循环系统的生物除磷能力_1_第2页
活性污泥外循环系统的生物除磷能力_1_第3页
资源描述:

《活性污泥外循环系统的生物除磷能力_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活性污泥外循环系统的生物除磷能力  水处理技术:通过试验发现生物系统用排除剩余污泥方式除磷的能力有限,当进水TP≥5mg/L时要保证出水TP≤/L是困难的。采用活性污泥外循环方式对释磷的污泥进行回流,通过提高SBR系统污泥浓度的方式来提高除磷能力的试验表明:当MLSS=5g/L、循环污泥量=1/8系统污泥总量时,在进水TP≤11mg/L、TN=45mg/L的情况下仍能保证出水总磷达到一级排放标准,而且该系统出水NH3-N≤/L,对总氮去除率≥86%,同时获得了最佳的除磷和脱氮效果。  生物除磷的效果不够理想,通过发现:①根据生物除磷,要获得好的除磷效果通常需控

2、制较短泥龄[1],而目前污水的有机物浓度越来越低,在短泥龄的情况下生物系统MLSS也较低,从而导致排除的剩余污泥总量少,磷的绝对去除量难以提高。早在1959年Srinzth的就证明了除磷速率和污泥浓度有关,Finstein也认为当污泥浓度较高时生物系统除磷效率更高,因此如何提高系统污泥浓度是一个值得关注的。②系统泥龄短、污泥浓度低的生物条件不利于硝化和反硝化反应的顺利进行,因此在生物系统中尤其是SBR系统往往不可能同时获得最佳的除磷脱氮效果;③富磷污泥以及污泥浓缩池上清液的妥善处置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拟采用间歇进出水、间歇曝气的SBR工艺,利用活性污泥

3、外循环技术,通过提高污泥浓度的方式来提高系统的除磷能力,最终实现生物除磷脱氮效果最佳的目的。  1 试验装置和   试验装置及流程  SBR反应器是容积为20L的聚乙烯塑料容器,有效容积为16L。厌氧反应器也是聚乙烯塑料容器,容积为4L。试验采用间歇进、出水方式运行,通过自行研制的定时器实现曝气、搅拌以及沉淀过程的自动切换。  将经实验室驯化后的污泥分装在3个SBR反应器中,3个反应器在初始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启动运行,连续运转60d,追踪测定进水、出水氨氮、NO3-N、TP、COD以及好氧末期系统的SV30、MLSS等指标。  ④分析方法  COD:美国HA

4、CH-COD测定仪(用重铬酸盐标准法GB11914进行校正);氨氮:纳氏试剂比色法;NO3-N:戴氏合金还原—纳氏试剂比色法;TN:K2S2O8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TP:抗坏血酸—钼酸铵比色法。  2 结果   SBR系统处理效果比较  ①对COD的去除  结果显示,3个SBR反应器出水COD都达到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的要求,说明在该试验条件下污泥停留时间、污泥循环方式对COD去除率的不显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