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综合管廊重要节点设计大全,内附详图解析

给水排水综合管廊重要节点设计大全,内附详图解析

ID:17622892

大小:2.45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9-03

给水排水综合管廊重要节点设计大全,内附详图解析_第1页
给水排水综合管廊重要节点设计大全,内附详图解析_第2页
给水排水综合管廊重要节点设计大全,内附详图解析_第3页
给水排水综合管廊重要节点设计大全,内附详图解析_第4页
给水排水综合管廊重要节点设计大全,内附详图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给水排水综合管廊重要节点设计大全,内附详图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给水排水

2、综合管廊重要节点设计大全,内附详图,秒懂小编导语:目前,随着我国综合管廊试点省和试点城市的确定,综合管廊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本篇文章以南京浦口新城核心区综合管廊工程和北京市朝阳区广华新城综合管廊工程为例,总结了城市综合管廊重要节点的设计方法,提出了监控中心与综合管廊的连接通道以及综合管廊之间单舱-单舱、单舱-多舱、多舱-多舱十字形节点的设计原则和思路。综合管廊是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并设投料口、进风排风井、人员出入口、通风、监控等附属系统。住建部于2015年5月22日发布了最新版《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

3、15),对2012版规范做了诸多修订完善,使综合管廊的设计、施工更加规范。综合管廊的一些节点(如监控中心与综合管廊的连接、综合管廊之间的丁字形及十字形节点)是综合管廊的重要部分,也是综合管廊设计中的难点。最新版规范(及之前版本)只是对上述节点做了概括性的描述,因此,这些节点的形式、位置及具体设计方法仍值得探讨,以下结合南京浦口新城核心区综合管廊工程和北京市朝阳区广华新城综合管廊工程的设计及施工配合情况,对综合管廊重要节点的设计加以总结。工程实例:1南京浦-新城核心区综合管廊工程本工程新建综合管廊长约10.2km,为环网状布置。目前,工程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将于2015年年底前全面

4、建成。此综合管廊断面分为3种(见图1~图3),收纳给水管、江水源空调供回水管、电力及电信线缆(见表1)。2广华新城综合管廊工程该工程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地区,新建4条综合管廊,呈井字形布局,全长约4.2km。目前该工程土建部分已基本完成施工,预计2015年年底前全面竣工。管廊断面主要有2种,均为双舱断面(见图4、图5)。分为水信舱和热力舱,水信舱收纳给水管、再生水、电信线缆;热力舱内为热力供回水管(见表2)。节点设计节点类型综合管廊工程设计中出现的重要节点在上述两个工程均有体现,如监控中心与综合管廊之间的连接通道、管廊之间的丁字形和十字形节点、人员出入口、进排风井及配电设备井等

5、,结合上述两个工程实例,本文重点介绍监控中心与综合管廊之间的连接通道及管廊之间的3种十字形节点:①单舱-单舱节点;②单舱-多舱节点;③多舱-多舱节点。其他类型节点(如丁字型节点、人员出入口、进排风井及配电设备井等)本文从略。重要节点1监控中心与管廊的连接通道监控中心是整个管廊系统监控和管理的中枢,其作用主要是采集处理综合管廊内各系统的运行数据并提出监控方案,下发控制指令、信息给相应的监控设备,负责整个综合管廊的运行管理及监控。监控中心和管廊之间的连接通道,既是管廊内各种监控信号缆线和电力缆线的通道,也是巡视和参观人员进出管廊的主要通道。连接通道的设计一般遵循如下原则:(1)为便于

6、监控线缆和电力线缆布置,连接通道宜布置在管廊平面的中部位置。(2)连接通道断面尺寸与进入监控中心的线缆数量、种类和通行楼梯有关,作为日常维护和参观的主要出入口,考虑双向通行,楼梯宽度宜>1.5m。(3)常见的连接通道有上入式和下入式两种(见图6、图7),可根据连接处管廊覆土情况选择通道形式。若覆土较深宜选择上入式;若覆土较浅宜选择下入式。(4)在连廊和管廊之间应设置与管廊同等级防火门,以保证管廊防火分区的独立和密闭。(5)由于连接通道的接入,为了不影响管廊内的管线的敷设和人员的通行,此处的综合管廊断面应适当加宽。南京浦口综合管廊工程因管廊覆土较浅,采用下入式连接,通道宽度为2.0

7、m(楼梯宽1.5m,单侧桥架宽0.5m),高度为2.4m。水信舱加宽1.7m,电舱加宽1.2m,且在此节点处设置了集水坑。2综合管廊间节点环网状布置综合管廊可发挥其最大功能效益,因此,管廊之间必然存在丁字形和十字形两种节点。节点是管廊设计的重要部分,也是设计的难点。管廊间节点需要解决人员通行和管廊内各种管线衔接两个方面的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是节点处加高、加宽和设置夹层以及增加楼梯和巡视平台,从而保证人员通行和各种市政管线的衔接。一般可以遵循以下设计原则:(1)节点处管廊加高、加宽及夹层的尺寸与管廊内管线的数量和规格有关;电力线缆的弯曲半径和分层应符合现行国标《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8、》(GB50217-2007)的相关规定;通信线缆弯曲半径应大于线缆直径的15倍;给水(再生水)管、空调水管应预留焊接、阀门安装等操作空间,距离管廊内壁至少应有0.4m以上的净距。(2)为便于维护管理,节点处管廊内市政管线多做上跨或下穿处理,尽量保证工作人员在管廊内可直接通行。热力舱、管廊内市政管线较多及规模较大者优先考虑直接通行。无法保证直接通行时,楼梯的设置应尽量做到通行顺畅舒适。(3)不同形式舱室之间不联通,设置夹层后,必须考虑不同舱室间防火分区的完整性,应在夹层合适位置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