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ID:17630754

大小:3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04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_第1页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_第2页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_第3页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_第4页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条理清楚地复述故事情节(整体感知和口语表达); (2).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3).言之成理地品评人物(感受/理解/欣赏/评价); (4).借鉴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   自主、合作、探究式地探讨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悟父爱的内涵,感受文中孩童间的友情;   (2).感悟爸爸教育孩子的技巧;   (3).引导孩子对友情的正确理解。   【教学重难点】  1、体会重点语句的意义和作用理解文章主旨;  2、将有创意地理解作品中人物和写法作为教学的难点。   【教学时间

2、】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条理清楚地复述故事情节(整体感知和口语表达); (2).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3).言之成理地品评人物(感受/理解/欣赏/评价); (4).借鉴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   自主、合作、探究式地探讨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悟父爱的内涵,感受文中孩童间的友情;   (2).感悟爸爸教育孩子的技巧;   (3).引导孩子对友情的正确理解。   【教学重难点】  1

3、、体会重点语句的意义和作用理解文章主旨;  2、将有创意地理解作品中人物和写法作为教学的难点。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条理清楚地复述故事情节(整体感知和口语表达); (2).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3).言之成理地品评人物(感受/理解/欣赏/评价); (4).借鉴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   自主、合作、探究式地探讨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悟父爱的内涵,感受文中孩童间的

4、友情;   (2).感悟爸爸教育孩子的技巧;   (3).引导孩子对友情的正确理解。   【教学重难点】  1、体会重点语句的意义和作用理解文章主旨;  2、将有创意地理解作品中人物和写法作为教学的难点。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每个人生活在世界上,难免会碰到许多困难。在困难面前,有些人灰心丧气,束手无策终与成功无缘;有的人则毫不畏惧知难而上,终于到达胜利的彼岸,这样世界也就有了弱者与强者。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身体瘦弱、胆小怯弱的孩

5、子,在父亲的帮助下终于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学习后对我们同学一定有所启迪。  二、学习字词。(幻灯)    注音:     训诫(jiè)陡峭(qiào)嶙峋(lín)(xún)     啜泣(chuò)着眼(zhuó)纳罕(nà)(hǎn)     解释:训诫 嶙峋 纳罕 小心翼翼 啜泣  三、听课文录音一遍,完成下列作业:   (1)把经历的事分成起因、经过、结果、启示几个部分在课文中标出记号。   (2)概括这件事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用这样的句式回答:本文记叙了……的事,说明了……的道理。)   (3)记叙的顺序是什么?(顺叙) 

6、    根据这三项作业,同学之间互相讨论,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逐一板书如下:     (一)、起因别出花样去爬悬崖     (二)、经过中途被弃进退两难     (三)、结果父亲指点摆脱困境     (四)、启示走一步再走一步  四、自读课文一遍。思考:   (1)写过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可能有哪些内容不写?   (2)划出写心理活动的语句。     明确:本文写作上详略得当。开头的说明和末尾的点题是略写。当中攀爬悬崖和爬下悬崖的回忆是详写。在写攀爬悬崖过程中,详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其他小朋友的活动则略写。写“我”爬悬崖的过程详写,好友杰利回家领父亲来的过程则略去不写。

7、以后则详写“我”怎样在父亲的指导下爬下悬崖,父亲的指导则略写,详写“我”的行动与心理。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文章写的是一次攀爬悬崖的过程,寄寓的是怎样去对待困难和克服困难的道理。可见,凡是能充分表现中心材料详写。  五、作业   (l)朗读第三部分。要体会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   (2)搜集三、五条对待困难的名言、警句,准备交流。   (3)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第二课时  一、学生朗读心理活动的语句。然后加以分析。    课文第二部分中,当“我”被弃于悬崖,文章用了“全身颤抖”、“冷汗直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