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Mammotome旋切术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doc

超声引导下Mammotome旋切术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doc

ID:17632257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04

超声引导下Mammotome旋切术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doc_第1页
超声引导下Mammotome旋切术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doc_第2页
超声引导下Mammotome旋切术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超声引导下Mammotome旋切术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超声引导下Mammotome旋切术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作者:王玉强朱建敏杜静杨小红宋爱莉【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切除乳腺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超声图像的监控下,利用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对140例206个乳腺肿块进行活检并将肿块完全切除。结果140例(206个肿块)均一次完全切除,手术时间10~50min,平均约25min;旋切次数10~32次,平均16次;切出标本为圆柱状,条数5~20条,平均约10条;术中出血约5~15ml,平均10ml。病理结果:浸润性导管癌4例,导管原位癌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6例,纤维腺

2、瘤58例,纤维腺病及增生病70例。术后局部血肿2例,均自行吸收。结论超声引导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可早期诊断和治疗乳腺病变,具有定位准确、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关键词】Mammotome乳房肿块超声近年来,随着乳腺疾病诊断技术的提高,乳腺隐匿性肿块的阳性检出率逐渐升高,尤其是高频多普勒超声的普遍使用,能够显示直径0.3~0.5cm临床不能触及的微小病变,对乳腺小肿块的定性及切除已成为当代乳腺外科的重要方面。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术中,超声能显示病灶大小、位置、病灶的结构特征、血流供应情况等,引导Mammotome系统能准确切

3、除病灶,达到同时活检和治疗作用[1]。本院2003年10月至2008年12月,对140例206个肿块经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进行活检和微创切除,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自愿选择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进行乳腺肿块切除术患者140例(206个肿块),均为女性;年龄25~52岁,平均32岁;206个肿块80.8%临床触诊阴性。其中单侧乳房单发肿块95例,单乳2个肿块47例,双乳多发肿块4例。在二维超声显示为低回声团块中,60%有完整的包膜,形态较规则,内部回声分布较均匀;65%有侧边声影,肿块后方回声轻度增强或无明显变化

4、。CDFI示80%肿块无明显血流信号,20%可见肿块内部或边缘低速细小动脉血流信号。1.2方法采用美国强生公司Mammotome乳腺微创旋切系统SCM23K(由11G或8G旋切刀、真空抽吸泵、控制手柄及相关软件等组成);超声选用深圳迈瑞MA-81-1485彩色多普勒超声仪,采用高频探头,频率7MHz、10MHz。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双侧乳腺,并将双手置于脑后,常规消毒,术区铺巾。B超探头以无菌橡皮套包裹,涂以无菌导声胶预先探测乳腺病灶并准确定位。选择距肿块较近而尽量不影响乳房美观处为旋切刀切口,选择合适角度,用长针头将局麻药注射到肿块底部及穿刺创道。切开

5、皮肤0.2cm,置入Mammotome11G或8G旋切刀。11G旋切刀适用于乳腺肿块<1.0cm肿块,8G旋切刀适用于直径>1.0cm3<2.5cm肿块。随位置的不同相应调整芯槽的位置。将旋切刀上的头端凹槽完全对准肿块,利用该系统的真空抽吸辅助装置,进行反复抽吸旋切,将肿块条形切除,旋切过程中无需将旋切刀取出。旋切刀还可作扇形旋转,以进行多次多处旋切。整个旋切过程在实时超声监测及引导下进行,注意避开血管。对乳腺纤维腺瘤及较小的乳腺内可疑肿块分别进行多次旋切,直至取到满意的标本或最后用超声探测明确无残留后终止旋切。操作完毕,再利用真空抽吸,

6、清除活检部位的出血和积血。若为钙化灶,则行标本钼靶摄片,以证实钙化灶被切除。穿刺点皮肤小切口用无菌粘胶纸粘合,局部压迫10min,随后局部用绷带加压包扎48h。2结果本组140例(206个肿块)均一次完全切除,切除后肿瘤图像在监控图像上消失。手术时间10~50min,平均约25min;旋切次数10~32次,平均16次;切出标本为圆柱状,条数5~20条,平均约10条;术中出血约5~15ml,平均约10ml。病理结果:恶性病变6例(其中浸润性导管癌4例,导管原位癌2例),其余均为良性病变(纤维腺瘤58例,导管内乳头状瘤6例,其余为乳腺腺病或乳腺增生病)。术后切

7、口愈合好,无感染发生。局部血肿2例,无需特殊处理而自行吸收。无其它的并发症。3讨论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发明于1994年,该系统由旋切刀和真空抽吸泵两大装置组成。旋切刀与核芯活检针相似,由套管针构成,再辅以真空抽吸,使每次切取的标本量较大,并具有特殊的传送装置,在不退出外套针的情况下,通过内套针的运动可将切取的标本不接触穿刺创道而是在外套针内运出体外,从而进行重复切割,使一次穿刺能切取多个标本,对较小的病灶更能完全切除[2]。该技术适应证较为广泛,包括:(1)乳腺可触及肿块的活检;(2)乳腺内不可触及肿块的活检和切除,如钼靶摄影发现的微小钙化灶或钼

8、靶摄影及超声检查发现的结节和肿块;(3)可对中晚期肿瘤作辅助治疗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