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

ID:17671112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04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_第1页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_第2页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_第3页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_第4页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和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的第二课内容。《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是继前一课观察了一些物质的变化之后,继续深入观察物质的变化,并且通过观察豆和沙的分离、加热白糖和蜡烛燃烧的变化,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有无新物质产生。判断蜡烛燃烧是什么变化,引导学生明白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往往伴随着物理变化。  但是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和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我发现教材中前后两个实验毫无关系,转折较生硬;而且六年级的学生对“混合、分离沙子和豆子”这个实验兴趣不大,而对于白糖加热后产

2、生的黑色物质不是新的物质又比较纠结,不少学生认定这个黑色的物质就是黑色的糖。于是我想到了把这节课中的蜡烛做为主角,通过“制作蜡烛”和“蜡烛燃烧”这两个有主线串联的活动使学生形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既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和条理性,又可以较好地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分组制作蜡烛和蜡烛燃烧这两个活动,了解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  2、了解有时候化学变化会伴随着物理变化。  3、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三、重点、难点和教学准备  重点: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没有产生新的物

3、质。  难点:实验程中判断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教学准备:教师使用的课件;分组实验时需要的记录纸、打火机、蜡块、酒精灯、镊子、蜡烛芯、模具、三角架、石棉网、烧杯、玻璃杯、长柄勺。  四、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  同学们,今天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先给大家看一些漂亮的图片。(教师课件出示各种蜡烛)  设计意图:通这一系列漂亮的蜡烛图片将学生的注意力从课下迅速转移到课上,并且激发学生探究蜡烛变化的兴题。  (二)制作蜡烛  1、师:这些蜡烛漂亮吗?想不想亲手做一做?你知道制作的方法吗?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前几天老师也亲手做了一个,想看看我是怎么做的吗?(师课件出示制作

4、步骤)  (课件出示制作蜡烛的方法:1)用酒精灯使蜡块熔化。2)小心地把熔化的蜡倒入模具中。3)用镊子夹住蜡烛芯竖直地放入蜡油中。耐心等待蜡烛凝固。你们也可以自己想办法加速它的凝固速度。注意:在制作过程中及时用图画或文字记录下蜡的每一次变化。)  2、学生上台领取打火机,然后分组实验。(约十分钟)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亲手制作蜡烛这个活动是非常喜欢的,这个时候学生已经完全融入课堂探究。而且在分组制作蜡烛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蜡块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3、师:现在趁着蜡烛成型的间隙,让我们先来交流在刚才制作过程中的发现吧。  (蜡块熔化成蜡油:状态、形状、温度……发

5、生变化。  蜡油凝固成蜡烛:状态、形状、温度……发生变化。)  4、师:在这些变化中蜡还是蜡吗?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与描述,使学生整理从实验中得到的信息,对制作蜡烛过程中蜡块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且促使学生对自己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在制作蜡烛的过程中,蜡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三)燃烧蜡烛  1、刚才每个小组都制作了自己的蜡烛,那么有没有成功呢?让我来抽查一下。(师随机取一个小组的蜡烛,将其点燃。)这个小组的蜡烛做得棒啊!  2、请同学们猜测:如果让它一直燃烧下去会怎么样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已有知

6、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将要研究的问题提出猜想。这不仅为下面的探究提供了动力,而且也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了解他们的前概念,更好地做到以生为本,因材施教。  3、情况到底如何呢?我们只能用实验来证明。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蜡烛燃烧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同学们除了用肉眼观察,还可以象老师一样做两个小小的实验(课件展示:蜡烛在干燥的烧杯中燃烧一段时间,把一个白色蒸发皿放在蜡烛火焰上烧。)  师:请你在实验前先猜一猜这两个小实验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  4、生领取材料,分组实验。然后全班交流。  (发光、发热,烧杯壁上出现一层朦胧的“雾气”

7、,蒸发皿的底部变黑了。)  师:你认为这层朦胧的雾气和黑色的物质是由谁产生的?  师:那么这个雾气和黑色物质还是蜡吗?  师课件出示“课外阅读”(燃烧充分的蜡烛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蜡烛中的氢元素与氧元素形成水,由于温度高,转化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由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的,所以看不到。如果蜡烛燃烧不充分,还会产生部分碳的成分,可以拿铁器在烛焰上掠过,上面会留下碳黑的痕迹。)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恰当、及时的激励和引导下亲历“提出问题――猜想预测――动手实验――汇报总结――知识延伸”这一过程,了解蜡烛燃烧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并且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