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学初二语文第二学期教案_20111700619104118

实验中学初二语文第二学期教案_20111700619104118

ID:17687395

大小:4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04

实验中学初二语文第二学期教案_20111700619104118_第1页
实验中学初二语文第二学期教案_20111700619104118_第2页
实验中学初二语文第二学期教案_20111700619104118_第3页
资源描述:

《实验中学初二语文第二学期教案_20111700619104118》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中学初二语文第二学期教案课题理想主备:潘志文使用者:课型新授课使用日期:11月日使用补充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形象化的语言。2、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3、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教学重点难点:朗读训练;赏析诗歌的语言;理解诗歌的主旨教学重点难点赏析诗歌的语言,理解诗歌的主旨。教学过程预习检测,导入课题1、导语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恰值青春年少的我们,该怎样用理想做挂天征帆,驾长风破巨浪;以一柄木桨,引领生命之舟驶入金色港湾?今天我们一起赏读流沙河《理想》,共

2、同唱响理想赞歌。2、示标:3、自学指导,整体感知(一)作者介绍(二)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缀连()洗濯()远行()寂寥()鬓发()玷污()倔强()诅咒()知识为例,寻找工具1、诵读感知2、用“信号纲要法”,“查-读-品-悟”,理出诗歌脉络,画出“知识树”。感悟验证,强化工具㈠研讨与赏析,继续“查-读-品-悟”,强化“知识树”:第1节诗歌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主要意思是什么?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学生介绍、教师补充第2节诗歌表达了什么意思?第3节的意思怎样理解?跟第二节有什么联系?第4节诗意的重点是什么?第5节的大意怎样概括为好?第6节怎样理解?第7节为什么说“理想如果给你

3、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为什么“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寂寥里怎么有欢笑,欢笑里怎么又有酸辛?㈡怎样理解这些诗句的含义1.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2.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而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寂寥里的欢笑,欢笑里的酸辛。3.理想被玷污了,不必怨恨,/那是妖魔在考验你的坚贞;/理想被扒窃了,不必哭泣,/快去找回来,以后要当心!㈢你同意这些说法吗?说说理由。1.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2.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建构归一,拓展提高㈠分析本文语言特点语言凝练,形

4、象,富有音乐美,精妙的比喻令人接应不暇,它们从多角度赞美理想,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此外,顶针、排比、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也使语言更加凝练、形象。例: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㈡语言运用并交流(仿照第一节,以“亲情”为话题写几句话)㈢修辞训练: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贴切而又生动,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诗人给理想打了许多比方,异彩纷呈,含义深刻。花季少年对未来充满憧憬,多彩的理想画笔绘出壮美的人生蓝图。请同学们模仿诗作,用很美的话来概括、赞美理想。㈣课堂小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历史上

5、有所建树的风流人物,大多在青春年少就显露出非凡的远大志向。课后追记: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