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疝囊双重高位结扎术治疗23例小儿腹股沟斜疝嵌顿.doc

腹腔镜疝囊双重高位结扎术治疗23例小儿腹股沟斜疝嵌顿.doc

ID:17710696

大小:2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9-04

腹腔镜疝囊双重高位结扎术治疗23例小儿腹股沟斜疝嵌顿.doc_第1页
腹腔镜疝囊双重高位结扎术治疗23例小儿腹股沟斜疝嵌顿.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腹腔镜疝囊双重高位结扎术治疗23例小儿腹股沟斜疝嵌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腹腔镜疝囊双重高位结扎术治疗23例小儿腹股沟斜疝嵌顿作者:伍溢文 张志勇 徐家朴 张建军 侯东旭 李慎惠 江尚回【关键词】腹腔镜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微创概念的普及,腹腔镜技术已应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1-3]。我院从2003年6月开展此项手术,2004年1月起,采用疝囊双重荷包高位结扎的技术处理疝囊内环口,有效地控制了疝术后复发[4-5]。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技术改进,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嵌顿23例,临床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4年1月—2007年10月,

2、我科于腹腔镜下行疝囊双重荷包高位结扎术治疗手法复位失败的小儿腹股沟斜疝嵌顿23例。所有病例均为男性,年龄8个月~5岁,平均年龄2岁。嵌顿时间均在12h以内,15例为右侧腹股沟斜疝,8例为左侧腹股沟斜疝,均非巨大型斜疝嵌顿。1.2 手术方法 所有病例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头较足低约20°,向健侧倾斜约20°。于脐上缘做5mm横切口,置入微型腹腔镜作为观察孔。右侧斜疝嵌顿时,在脐左侧3cm处做5mm纵切口,作为操作孔;左侧斜疝嵌顿时在脐右侧做操作孔。气腹压力为8mmHg。16例嵌顿疝全身麻

3、醉后自动复位,镜下清晰可见肠管嵌顿的痕迹,肠管血运情况良好。7例未自动复位,阴囊外轻轻挤压予以复位。复位后腹腔镜下观察斜疝内环口及环旁的腹膜下精索、输精管及腹壁下动脉血管走行。于内环口体表投影处外上缘做1~2mm切口,从切口处经腹壁穿入带4-0不吸收丝线的长直针,针的一端留于体外,左手挟持;由操作孔置入腹腔镜分离钳,右手持握;两手配合,沿内环口腹膜下潜行缝合半荷包,尾线留切口外,将长直针带线从操作孔抽出,同法缝合内环口的另外半荷包。将两次抽出的丝线在操作孔外打结后,在疝囊内喷涂纤维蛋白胶2.5mL,拉

4、紧2根尾线,使线结抵达疝内环口荷包缝合处,尾线收紧并打结,线结留于皮下组织内,完成荷包缝合结扎[6]。采用同样的方法,在距第1荷包约4~5mm的内侧,完成第2个荷包缝合结扎。排除腹腔内积气,皮肤胶胶合切口,结束手术。术中注意避免精索、输精管和血管的损伤。2 结果2  23例小儿腹股沟斜疝嵌顿行腹腔镜下疝囊双重高位结扎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8~25min,平均21min;切口瘢痕不明显,无并发症,术后1~2d出院。随访3~39个月,均未复发。3 讨论3.1 小儿腹股沟斜疝嵌顿的特点 由于小儿具有腹股沟管

5、短,腹肌薄弱,腹股沟管所受腹肌压力小,疝囊颈和内环较成人松软,外环口纤维组织亦较幼嫩,血管弹性好等解剖和生理特点,嵌顿后往往仅发生静脉回流受阻,而动脉血流影响小,疝内容物被嵌顿到坏死的病理进程比较缓慢,故发生肠管绞窄坏死者很少见,而且出现的时间晚[1]。电视腹腔镜下观察被嵌顿肠管的血运非常方便,有利于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肠绞窄。3.2 腹腔镜疝囊双重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嵌顿的适应证 年龄8个月~5岁的小儿腹股沟斜疝嵌顿,嵌顿时间在12h以内。3.3 腹腔镜疝囊双重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嵌顿

6、的禁忌证 嵌顿时间已超过12h者;新生儿嵌顿疝,难于判断嵌顿时间者;局部或阴囊皮肤红肿明显且有触痛者;已出现便血或腹膜炎等肠绞窄征象者。3.4 腹腔镜疝囊双重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嵌顿的优点 1)切口微小,皮肤不用缝合,无明显瘢痕;2)康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1~2d即可出院;3)术后无需静脉输注抗生素,减少患儿术后哭闹导致腹压增加对手术效果的影响,减轻术后护理;4)腹腔镜下内环口清晰可见,双重高位结扎确切,不会残留盲袋,可避免损伤精素、输精管和血管,利于观察被嵌顿肠管的血运,及时处理肠绞窄;5

7、)能够发现并处理对侧隐匿性疝;6)腹腔镜下对疝囊内环口采取了双重荷包高位结扎加疝囊内喷涂纤维蛋白胶的技术改进,能够很好地控制疝术后复发。【参考文献】[1]梁健升,李宇洲,姚干,等.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1500例[J].中国内镜杂志,2003,9(10):39-40.[2]谭家驹,孙增勤,甄作均,等.微创外科手术与麻醉[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224-228.[3]刘瑞华,曹天生,黄滨,等.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预防复发体会[J].中国内镜杂志,2003,9(3):55.[4]

8、张志勇,李慎惠,徐家朴,等.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初期疝复发探讨[J].中国内镜杂志,2004,10(9):94-95.[5]伍溢文,张志勇,徐家朴,等.腹腔镜下疝囊双重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4):3909-3910.[6]李福年,周荣祥,李杨,等.腹壁与疝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17-230.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