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晚期产后出血87例临床分析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晚期产后出血87例临床分析

ID:1771205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3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晚期产后出血87例临床分析_第1页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晚期产后出血87例临床分析_第2页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晚期产后出血87例临床分析_第3页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晚期产后出血87例临床分析_第4页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晚期产后出血87例临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晚期产后出血87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医药学临床医学论文题目:晚期产后出血87例临床分析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摘要]目的探讨晚期产后出血发生时间、病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对1996年12月~2004年12月晚期产后出血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原因依次为胎盘、蜕膜滞留、子宫切口裂开、子宫复旧不良、子宫内膜炎、重度贫血,产后绒癌。发生时间以产后2周以内占多数(48例,55.2%),部分病例(39例,43.8%)在3周以上。结论晚期产后出血主要病因

2、是胎盘、蜕膜滞留,针对出血病因进行防治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积极治疗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合理选择剖宫产切口等措施,防止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  [关键词]晚期产后出血;胎盘,滞留蜕膜;切口感染  产后分娩24h以后,在产褥期内发生子宫大量出血称为晚期产后出血[1]。由于出血过多,常导致严重贫血和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产妇生命。现就我院1996年12月~2004年12月间发生的晚期产后出血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求其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1996年12月~2004年1

3、2月间足月分娩者6541例,其中剖宫产2780例,占42.5%;晚期产后出血者87例,占1.33%。年龄21~41岁,平均26.77岁;初产妇5112例,经产妇1429例,其中有剖宫产史者428例。剖宫产2780例(42.5%),阴道产2649例(40.5%),阴道助产1112例(17.0%)。产后2周内发病者48例,伴发热者5例,伴贫血者8例,下腹部压痛者9例;出血量大,发病急;产后3~7周发病者39例,伴发热者2例,伴贫血者7例,下腹部压痛者19例;出血量不等,部分病例(27/39)表现为阴道淋漓出

4、血。  1.2方法治疗前后均进行血常规检查。  1.3统计学方法构成比采用百分率,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  2结果  87例晚期产后出血产时相关因素,见表1;发病因素,见表2;87例晚期产后出血分娩方式,见表3。  表1晚期产后出血产时相关因素(略)  表2晚期产后出血发病因素(略)  产后出血各发病因素产后出血相比差异有显著性,χ2=22.4,P<0.005。  表3晚期产后出血分娩方式(略)  晚期产后出血分娩方式相比差异无显著性,χ2=4.58,P0.1。  3讨论  3.1晚期产后出血诱因由表

5、1可以看出,妊娠期并发症和合并症是发生晚期产后出血的诱发因素,均可导致分娩后患者抵抗力下降,加重感染的发生,进而可影响手术切口的愈合,因此,感染是晚期产后出血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3.2产后出血发病原因由表2可以看出,产后出血发病原因依次为胎盘、蜕膜滞留,子宫切口裂开,子宫复旧不良,子宫内膜炎,重度贫血,产后绒癌。发生时间以产后2周以内占多数(48例,55.2%),部分病例(39例,43.8%)在3周以上,发病原因不同,发生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5),胎盘滞留引起的出血多发生在产后10天左右

6、,产后子宫滋养细胞肿瘤、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内有异物等,均可引发晚期产后出血。晚期产后出血的患者,往往有第三产程和产后2h阴道流血量多,或怀疑曾有胎膜胎盘剥脱不全的病史。因此,产后应仔细检查胎盘、胎膜,若有缺损滞留,应及时清除,可行宫腔探查,并给予足量抗生素。剖宫产时要合理选择切口及合理缝合。  3.3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关系由表3可以看出,晚期产后出血分娩方式相比差异无显著性,χ2=4.58,P0.1。  3.4治疗  3.4.1保守治疗在抗感染及促进子宫收缩的同时注意局部清洁,合并贫血的患者给予小剂量

7、新鲜血液,增强抵抗力。  3.4.2开腹手术适于出血量多、出血急的患者,在输血、输液、抗休克的同时急诊手术,对于无法保留子宫者应切除子宫,手术后足量抗生素治疗并纠正贫血等支持治疗。  3.4.3其他必要时B超下刮宫,术后予抗感染及促进子宫收缩治疗。  本文中晚期产后出血者87例占同期分娩总数的1.3%,发病率略有升高,应加强预防:(1)重视第三产程的处理,产后仔细检查胎盘胎膜,防止滞留。(2)注意无菌操作,避免产褥期感染,必要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3)剖宫产时认真缝合止血,避免过疏或过密。通过积极治疗

8、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合理选择剖宫产切口等措施,促进子宫复旧,防止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5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