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膜下滴灌技术在马铃薯种植中的应用效果

浅谈膜下滴灌技术在马铃薯种植中的应用效果

ID:17737527

大小:16.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05

浅谈膜下滴灌技术在马铃薯种植中的应用效果_第1页
浅谈膜下滴灌技术在马铃薯种植中的应用效果_第2页
浅谈膜下滴灌技术在马铃薯种植中的应用效果_第3页
浅谈膜下滴灌技术在马铃薯种植中的应用效果_第4页
浅谈膜下滴灌技术在马铃薯种植中的应用效果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膜下滴灌技术在马铃薯种植中的应用效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膜下滴灌技术在马铃薯种植中的应用效果【论文关键词】膜下滴灌;技术;马铃薯种植;应用【论文摘要】本文以马铃薯膜下滴灌为试验,在马铃薯的种植技术和滴灌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膜下滴灌技术在节水、省工、省肥、改良土壤、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等多方面的优点,提出了大力推广膜下滴灌技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滴灌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之一。它是利用滴灌系统设备,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滴头,将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

2、土层中,使作物根部的土壤经常保持在最佳水、肥、气状态的灌水方法。兵团研制出了膜下滴灌技术,是将滴灌技术与覆膜栽培技术结合起来,通过机械化作业将滴灌带与地膜同时铺放在田间,实现了农业节水灌溉,使新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节水农业示范区本试验以农十二师一○四团七连种植马铃薯为对象,研究膜下滴灌技术对马铃薯种植及产量的影响,为城郊团场膜下滴灌马铃薯的种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试验方法    试验地块,试验品种选择试验设在农十二师一○四团七连土地,土壤为沙壤土,肥力中下,前茬为玉米。试验马铃薯品种为中晚熟紫花白,具

3、有丰产、抗逆性强的特点。试验种植面积为100亩,便于机械化操作。  试验肥料选择基施肥料为农家肥200kg/亩,亩带种肥二氨35kg,钾肥15kg,追肥尿素40kg。滴施肥料为以色列海法钾宝茄科类作物滴灌专用肥,具有溶解快、吸收好等特点。  播种试验地4月12日采用机播覆膜播种,一膜双行,膜宽90cm,播种深度1O-12cm,株距20cm,种植模式为40+70cm宽窄行,每亩播种量达280公斤,亩保苗株数达4800株,出苗率达80%。播前20天左右,将选好的种薯出窑,待芽长4mm进行切块,切块在播前2天进行

4、,每块带1-2个芽眼。  灌溉系统组成及铺设方式  首部系统组成移动式首部系统,包括电机、离心水泵、砂石过滤器、施肥装置、水表、控制与测量仪,牵引底盘等构成。  滴灌带的铺设方式滴灌材料为PE软管,分总管、支管和毛管,毛管采用内镶切片式。所选试验地南北坡降17‰,滴灌带南北方向铺设,滴灌带间距85cm,采用一次性滴灌带,管径16mm,滴头间距30cm,滴头流量/h,工作压力10m。主管道铺设应尽量放松扯平,自然畅通,不易拉的过紧,不易扭曲。滴灌带在马铃薯播种后由机械将垄顶刮平后铺设,第一次中耕时敷土将滴管带

5、埋入土中,为避免滴管带压扁,此时应打开滴灌系统使滴管带处于滴水状态。  设置过滤系统由于试验地灌溉水源为渠水,水质浑浊,含泥沙量较多。为净化水质,保证灌水质量,七连设计了过滤系统。在渠口处挖一宽4米、长10米、深2米澄沙池,在进水口设有多层过滤网,进水先进行除去杂质,经过沉淀后流入毛管。  合理确定马铃薯的灌溉制度根据水量平衡法与历年经验值,确定马铃薯全生育期计划滴水20次,滴水周期一般为3天,每次滴水时间4~6小时,平均每次滴水量为20立方米,全生育期滴水量450立方米。 试验结果与节水分析    马铃薯

6、膜下滴灌与普通灌溉方式指标分析通过对两种灌水方式的试验表明,膜下滴灌比普通灌溉方式全生育期亩均节水420立方米,节水率93%;膜下滴灌减少了田间杂草和病虫害的发生,早、晚疫病5月底6月初发病较普通灌溉方式推迟5~10天,发病率较普通灌溉方式减少25%,马铃薯甲虫发病率较普通灌溉方式减少30%,整个生长周期锄草较普通灌溉方式减少3~4次,大大节省了劳动力;肥料通过滴灌系统直接施入马铃薯根部,减少肥料挥发,具有溶解好,吸收快的优点,肥料的利用率提高。  马铃薯膜下滴灌与普通灌溉方式效益分析试验表明,运用膜下滴灌

7、技术种植的马铃薯平均单产吨,较普通灌溉技术种植的马铃薯平均增产吨,按目前马铃薯市场价1元/公斤计算,每亩可增加产值630元。扣除滴灌成本286元,加上马铃薯在全生育期亩节约水费42元,节约农药及锄草用工成本35元,节约用工成本元等费用后,膜下滴灌马铃薯亩均可增收元。同时,可减轻农户负担,极大提高了农户的劳动生产率。    3结论    通过一个生产周期的马铃薯膜下滴灌试验,结果表明:①膜下滴灌是一种可控制的局部灌溉,可适时适量的灌水。系统采用管道输水,减少了渗漏,最大限度地防止了水流失。在塑料膜下灌溉,充分

8、利用水资源,有效抑制了蒸发量过大造成的水分损失。②水、药、肥并施,培肥地力、降低病虫害发生率。从单一浇水转向浇营养液,把水变成了庄稼的“复合水溶剂”,水、肥、农药通过滴灌带直接作用于作物根系,极大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作物生长环境,实现了由浇地向浇作物的转变。③减少机耕作业,降低机耕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户收入。地面灌时,挖土堵口,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且垄间无水,杂草少,因此可减少中耕、打毛渠、开沟、机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