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县冬春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应用探讨

会泽县冬春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应用探讨

ID:31431677

大小:10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9

会泽县冬春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应用探讨_第1页
会泽县冬春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应用探讨_第2页
会泽县冬春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应用探讨_第3页
会泽县冬春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应用探讨_第4页
会泽县冬春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应用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会泽县冬春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应用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会泽县冬春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应用探讨  摘要通过介绍马铃薯膜下滴灌的发展优势、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分析膜下滴灌应注意的问题,并对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推广进行深入思考,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应用;云南会泽  中图分类号S532;S27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14-0178-02  会泽县地处云贵高原乌蒙山主峰,属于中高海拔地区,70%以上为山地,常年干旱严重,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严重受水的制约,为破解干旱、霜冻等因素对小春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积极探索种植新模式,充分发挥冬春马铃薯膜下滴灌

2、技术的省水、省肥、省力、增产、增效、不挑地等优点,大力推广膜下滴灌新技术,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推广以“脱毒种薯+整薯深播+高垄双行+膜下滴灌+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为主的集成配套丰产栽培技术。  1马铃薯膜下滴灌发展优势7  农业的根本问题是水利问题,目前会泽县水资源浪费较大,灌溉系数仅为0.4~0.5,实行节水灌溉是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马铃薯膜下滴灌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和滴灌技术有机结合的一项新型灌溉技术,即在滴灌带或滴灌毛管上覆盖一层地膜,具有地膜覆盖和滴灌的优点,能够增温保墒、增强微生物活动和促进养分分解,达到改良土壤性状、促进作物生长和减少虫害等目的。这项技术是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将

3、加压的水经过过滤设施滤“清”后,和水溶性肥料充分融合,形成肥水溶液,进入输水干管―支管―毛管(铺设在地膜下方的灌溉带),再由毛管上的滴水器一滴一滴地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区,供根系吸收。膜下滴灌系统由水源工程、首部枢纽、地下输水管网、地上输水管网和滴管带组成[1-3]。发展膜下滴灌技术有以下优势。  1.1节约灌溉用水  由于滴灌主要供给作物根系伸展区,且滴水强度小、速度较缓慢,水分能够及时有效地被作物和土壤吸收,并且能够实现水分在土壤和地膜之间的有效循环,水分蒸发少,因此膜下滴灌滴水量很少。通常采用膜下滴灌,其平均用水量仅为传统灌溉的12%、喷灌的50%左右。  1.2工程造价下

4、降  滴灌技术一直因其造价昂贵而仅在高附加值的作物中采用。随着滴灌设施、设备的技术改进和材料的多元化,目前大田和普通农业已完全能够承担滴灌技术的资金要求。尤其是国内同类产品的出现,如国产滴灌设施造价仅6000元/hm2左右,使用期可达5~8年;而滴灌带也仅需1800元/hm2,结合以旧换新,滴灌带成本还可以进一步降低。  1.3节约用工成本7  采用膜下滴灌技术,一方面因覆膜减少杂草,滴灌减轻土壤板结,从而降低除草和松土的用工成本;另一方面膜下滴灌技术实现追肥、打药和滴水的一体化,因而节省了灌溉、施肥和打药等农事操作的用工成本。据估算,采用膜下滴灌比大水漫灌能够省用工150个/hm2左右。此

5、外,膜下滴灌不需要开沟、修渠,灌溉期间仅需手动阀门,甚至可以通过自动阀门控制,减少用工,提高效率。  1.4提高肥料利用率  滴灌采用的肥料均为易溶肥料,且水肥一体化,实现肥料分次施用,能够进一步促进作物根系对肥料的吸收利用,减少肥料养分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据测算,膜下滴灌肥料利用率能够从30%~40%大幅提高到50%~60%。  1.5增产增效显著  膜下滴灌能够实现水肥一体化,可以适时适量供给水肥,调节苗间温度和湿度,从而改善作物生长的微气候环境,为马铃薯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水、肥、热、气等条件,使马铃薯叶面积指数高值持续时间长,水分生产率提高30%~50%,光合产物积累较多,可增产20

6、%~30%,效益显著。经实地测产,膜下滴灌与传统沟灌相比,膜下滴灌产量达45294kg/hm2,比大面积产量增加12046.5kg/hm2,按现行市场价1.6元/kg计算,平均增值19274.4元/hm2,除去第1年的设备成本12300元/hm2(每年更换毛管的成本费2340~4290元/hm2),加上节省的用水费675元/hm2、农药除草费525元/hm2、用工成本307.5元/hm2等费用后,采用膜下滴灌技术马铃薯增收8481.9元/hm2,经济效益显著。此外,膜下滴灌技术能够减少机耕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户收入,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6绿色环保7  采用

7、膜下滴灌,土壤湿度小,不易产生深层渗漏,而在保护地栽培的棚内,由于湿度低,病虫害滋生少,减少了农药的用量,可节省水、肥、农药、人力和机耕作业,减少了化肥、农药带来的带来问题。并且膜下滴灌技术不仅可在集中连片种植区施用,也可以在分散农户种植的、面积小的种植地上推广应用。  2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现状  一是膜下滴灌是一门新型技术,群众接受和应用有一定过程,认识存在一些偏差,管理粗放,效益低下。二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