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

《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

ID:17795369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05

《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_第1页
《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_第2页
《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_第3页
《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_第4页
《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乱砍滥伐”和“泛滥成灾”的意思。  2.辨析含有“蓄水”意思的词语:“挡住”“吸收”“储存”,体会作者用词的丰富。  3.学习根据提示语体会人物的心情,读好人物的对话。  4.探究环境恶化的原因,体会森林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5.学习如何使表达有条理:采用“总分总”的结构。  教学重点:  1.学习根据提示语体会人物的心情,读好人物的对话。  2.探究环境恶化的原因,体会森林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2、:  1.辨析文中含有“蓄水”意思的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丰富。  2.学习如何使表达有条理:采用“总分总”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云雀的心愿是――“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  种树  (板书:绿洲←沙漠)  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板书: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2.夏天的一次旅行,让小云雀感受到了森林的无比重要,并许下了这个美好的心愿。回想一下,在旅途中,它们先后到了哪两个地方?看到了哪些景象?  你能

3、给大家说说吗?  二、精读感悟  (一)探究环境恶化的原因  1.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大家想知道吗?小云雀也很想知道。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听听云雀妈妈是如何解释的?(出示第4、8节)  请同学们读读这两个自然段,边读边想找出原因。  2.我们先来看一下,在云雀妈妈说的这两段话中,有2个词语都有生字“滥”,谁来读读这两个词语?  “滥”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这2个“滥”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①(江河湖泊里的水)漫溢出来  ②过度;没有节制  ③浮泛而不切实际  大家先不要忙着下结论,相信只要你仔细地读

4、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认真想一想,就不难找到答案了。指名交流后,相机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说说整个词语的意思,并小结:  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语中,它的意思是不同的,我们要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3.(再次出示第4和8自然段)读了云雀妈妈的这两段话,你找到原因了吗?  4.环境恶化的原因归根到底就是人们的――乱砍滥伐。  出示乱砍滥伐的图片和资料,师说明讲解:  图片一:人们来到在森林里,砍伐树木,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的树桩。  图片二:树林被成片成片地砍去,森林在急剧地减少。  文字资料:据统计,……  看了这

5、些图片和资料,你有什么想说的?  3.看到这一切,云雀妈妈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你能读好这两段话吗?读出云雀妈妈的心情。  4.小结方法:我们在读人物语言时要关注提示语,从中体会人物说话时的心情,读出适当的语气。让我们来分角色朗读第2-8自然段。组织评议。  5.过渡总结:听了妈妈的解释后,小云雀明白了人类的乱砍滥伐(板书:乱砍滥伐),最终导致茂密的森林变成了贫瘠的沙漠,大河到了汛期就会泛滥成灾。没有森林可不行啊,小云雀真切地感受到(齐读):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所以它许下了一个心愿――(

6、引说)  (二)认识森林的巨大作用  1.那么森林到底有哪些作用呢?  默读课文第9-1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并完成填空:  森林是____________,可以____________。  2.指名交流。  (1)蓄水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什么称森林是“大水库”,它是如何蓄水的?  指名读第10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  ①森林里哪些东西可以蓄水?请用笔圈出。  ②它们分别是如何蓄水的?  如果老师把这三句话改成:“森林的树冠可以蓄水,树干上的苔藓和树下的枯枝败叶可以蓄水,土壤也可以蓄水。”你觉得好不

7、好?为什么?  为了避免用词的重复,作者分别使用了哪几个含有“蓄水”意思的词语?  把这几个词语找出来,在下面加点。  齐读这三句话,仔细体会森林的各部位分别是如何蓄水的。  你看,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改成不用问号的句子,在读中比较,体会反问的表达效果。  小结:云雀妈妈在介绍森林水库的时候,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先说森林也是可以蓄水的,然后具体介绍了森林的各部位分别是如何蓄水的,最后肯定了森林就是一座大水库,显得很有条理,值得大家学习。  (2)调节温度  过渡:森林能够有效地蓄水,所以称它是一座大水库,

8、。(出示第13节)  那为什么又称森林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  指名读13自然段,其他同还边听边想。  指名学生交流:森林是如何调节温度的?。  夏天凉快,冬天暖和,用一个四字词语来说就是――冬暖夏凉。住在这样的地方真是太舒服了!  你看,森林像不像空调器?给句子换个说法,体会反问的表达效果。  齐读第13自然段。  默读比较第10和13自然段,想一想:云雀妈妈在介绍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