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病因与临床分析.doc

168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病因与临床分析.doc

ID:17820393

大小:2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9-06

168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病因与临床分析.doc_第1页
168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病因与临床分析.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168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病因与临床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68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病因与临床分析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贫血性疾病,引起该类贫血的病因较多、也较复杂,易出现误诊误治。我们对我院2001年1月~2009年12月因贫血待查住院的168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进行病因方面追踪检查,通过治疗病因、去出诱因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了输血治疗费用、大大提高了该类贫血的治愈率和好转率。现对我院168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病因与临床分析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与检查1.一般资料:168例患者中,男性61例,女性107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9岁,平均年龄41岁;病程最长7年,最短3.5月,平均病程1.7年。2.既往病史

2、资料行胃大部手术切除5例,胆肠吻合手术3例,肠梗阻手术2例,子宫切除术2例,长期素食者8例(5例节食减肥、3例出家的僧和尼),痔疮反复出血史15例,反复鼻腔出血16例,青春期宫血4例,更年期宫血8例,上消化道出血史23例,肺TB并胸膜炎病史10例,肠结核2例,盆腔结核3例,肾脓疡2例,肝脓疡1例,余64例无特殊疾病史。3.贫血专科常规化验资料:血常规检查Hb35g/L~95g/L、平均67g/L,MCV51fL~76fL、平均为65fL;RBC3.45×109/L~6.72×109/L、平均为4.85×109/L;MCH平均为21.2Pg;MCHC平均为268g/L;WBC2.75

3、×109/L~18.5×109/L,平均为6.5×109/L;PLt为28×109/L~410×109/L、平均为187×109/L。血清铁蛋白检查男性平均为26.5ng/mL,女性平均为10.6ng/mL;骨髓穿刺检查增生极度活跃7例、增生明显活跃98例、增生活跃63例。骨髓铁粒染色内外铁均阴性28例,内铁减少、外铁阴性43例,内铁减少合并外铁减少89例,内铁外铁增多、环状铁粒幼细胞小于12%有6例,内铁外铁增多、环状铁粒幼细胞大于15%有2例。骨髓原始细胞大于5%有4例,有核左移伴感染中毒症状18例。骨髓三系典型病态造血4例。大便隐血阳性27例。4.特殊检查据患者病史分别予以胃

4、镜、结肠镜、胶囊内镜、胸片、CT、B超、血红蛋白电泳、MDS染色体细胞遗传学检查、凝血全套及出血筛选检查、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浆膜腔积液的病理学和细菌学检查、溶血实验、免疫全套、肝肾功能等。结果据病史及检查诊断统计的各病因分析可以看出多系统、多病因、多诱因及肿瘤等均可引起该类贫血,但以消化道疾病为常见及多发病因,占比例48.8%;其次为生殖系统疾病导致出血过多,占比例11.9%;慢性感染性疾病占比例10.7%;上呼吸道鼻咽部疾病为9.5%;长期素食、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占比例7.1%;血液系统疾病比例6.5%(其中地贫占3.6%);肿瘤5.5%。据体各病因、病例详见下表:病因诊断统计

5、表:治疗寻找并去除诱因、治疗病因、补充铁剂、适当输血、定期随诊。讨论2缺铁性贫血是临床上引起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改变的常见原因。贫血是一种症状,不是一个独立疾病,它可以继发于多种疾病。由于引起贫血的病因十分广泛,病因诊断比较困难,同时因分类角度不同,同一种贫血可有多种不同的名称。目前贫血的分类是根据红细胞形态特点和Hb含量、贫血的病因或贫血的发病机理等[1]。根据不同的国家、地区、年龄、性别的不同,其发病率差异明显。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农村是高危地区,2岁以下的婴幼儿、妊娠妇女(尤其是妊娠28周后)是高发人群[2、3]。在高危地区的高危人群,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可高达79.3%[3

6、]。在地贫的高发地区(如广东、广西等地),当患者红细胞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改变,应首先考虑地贫,并行检查以确诊,而不是盲目建议患者先进行补铁治疗。我们按血循环中成熟红细胞的大小分类,对我院2001年1月~2009年12月因贫血待查住院的168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进行病因方面追踪检查并统计,结果为消化道疾病为常见及多发病因,占比例48.8%;其次分别为生殖系统疾病导致出血过多,占比例11.9%;慢性感染性疾病占比例10.7%;上呼吸道鼻咽部疾病为9.5%;长期素食、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占比例7.1%;最后为血液系统疾病比例6.5%;肿瘤5.5%。检出地中海贫血6例占比例3.6%。本组病例幼

7、儿及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发病率较文献报道低分析与该类患者到专科的妇女儿童医院就诊分流相关。最近有研究珠海市户籍小儿小细胞低色素症的病因报道[4](研究年龄0.5~7岁,平均年龄4.3岁),地贫检出率74.3%,ID检出率44.4%。本组地贫检出率低考虑以下因素:1、云南属于地贫低发地区,2、本组168例患者以成年为主,年龄覆盖较大(年龄9~78岁,平均年龄41岁)3、在成年组中,随年龄增长引起贫血的病因更广泛、更复杂。因此在临床上诊断小细胞低色素贫血时,要注意到地贫合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