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实验讲稿

微生物学实验讲稿

ID:17828674

大小:174.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9-06

微生物学实验讲稿_第1页
微生物学实验讲稿_第2页
微生物学实验讲稿_第3页
微生物学实验讲稿_第4页
微生物学实验讲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生物学实验讲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微生物实验讲稿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1.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保养.(高,低倍镜的使用)2.观察细菌,霉菌,酵母菌个体形态,学会生物图的绘制.二实验原理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在物镜一倍焦躁之外二倍焦距之内形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成像在目镜一倍焦距之内,形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果利用一组透镜观察物体,能提高上千倍。特别是油镜的使用,油镜的放大倍数最大(100),故镜头焦距短,直径小,但所需光照强度却最大.从标本片透过的光线是从玻片进入空气,再进入镜头.由于玻璃和空气的介质密度不同,有些光会因折射或反射而不能进入

2、镜头.物象就显现不清.为了不使通过的光线有所损失,在镜头和所观察物体之间加入折射率和玻璃(n=1.52)相仿的香柏油(n=1.515).根据D=λ/2N.A.=λ/2n·sinα/2,可以增加视野的明亮度,提高折射率,增大分辨率。其中数值孔径:N.A.=n·sinα/2,n—玻片和物镜之间的折射率.α—光线最大射入角.分辨率(最大可分辨距离)=λ/N.A.,λ—波长,数值孔径是反应显微镜性能的主要参数。三.实验器材1.光学显微镜2.示范片:曲霉,青霉,酵母菌,细菌四.实验内容(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1.构造机械部分:镜筒(双筒,两筒间距离可调,上装有目镜

3、)转换器(3孔,装有物镜)载物台(中央圆孔,弹簧夹,移动器)调节器(粗调,细调)镜臂(支撑作用)镜座(上有光源,亮度可调)光学部分:目镜(10×,16×)物镜(低倍镜10×,高倍镜40×,油镜100×)聚光器(内有光圈调节)光源(光量可调)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物镜上的标识:1.25(0.65,0.25)100(40,10)1600.17数值孔径放大倍数镜筒长盖玻片厚度2.显微镜的使用低倍镜的使用(1)双手取出显微镜置于实验台上,接上电源,打开开关,调节合适光量.(2)转动转换器,将低倍镜移至正下方.调节两目镜镜筒间的距离.(3)将载玻片

4、放在载物台上夹住,移动观察对象于圆孔正中.(4)侧视物镜,转动粗调将载物台上移,至载玻片距物镜头约5mm时停止.(5)双眼向目镜里观察,同时旋转粗调节器使载物台缓慢下移,若标本显出但不清晰,可用细调节器调至清晰.若粗调旋转太快,超过焦点没有看到标本,则必须重复(4),(5)步骤.不能在眼睛观察目镜的同时旋转粗调,以防物镜与载玻片相碰撞,造成损坏.1-5高倍镜的使用在用低倍镜找到观察目标后,若需要进一步放大观察,将其移到视野中央.用转换器将高倍镜移到镜筒下方,将光量调大一点.若标本不清晰,用细调上下转动使之清晰.(此时不再动粗调)3.显微镜的维护(1)将载物台

5、降至最低,取下标本片.(2)将光量调至最小,关上电源.(3)用镜头纸先檫目镜,物镜,再擦显微镜其它部分.(4)将显微镜放入镜箱,还原.4微生物形态的观察1.用低倍镜和高倍镜观察细菌,曲霉,青霉,酵母菌,放线菌,示范片.五.实验报告1画出微生物形态图,并标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如10╳10实验二微生物的染色一.目的1.学习微生物的染色技术,掌握微生物的单染色法和革兰氏染色法.2.复习油镜的操作.二.实验原理作为染料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颜色;二是要与被染对象之间有亲和力。染料的颜色是由基本身的分子结构决定的,产生颜色的叫发色基团,具有成盐性质的叫助色基团。发

6、色基团往往由硝基(-NO2),偶氮基(-N=N-),乙烯基等形成,而由—OH,-COOH等酸性基团和-NH2,-NHCH3等碱性基团形成的助色基团,它们的存在使染料物质离子化,极性增强,促进染料与组织间发生作用,产生染色效果。我们把助色基团中具有酸性或碱性基团的染料分别称为酸性或碱性染料。作为染料,必须有发色基团和助色基团相互配合,缺一不可。如伊红有一个-COOH助色基团,在水中电离时放出氢离子,本身带负电荷,配制成伊红染料时,与强碱NaOH作用生成-COONa,此时的Na离子反而在溶液中呈碱性,所以不能认为酸性染料在溶液中就是酸性。所以酸性或者碱性染料的界

7、定并非由染料溶液PH值决定的,而是根据染料物质中助色基团电离后的电荷来决定,一般来说,助色基团带正电荷的染料为碱性染料,助色基团带负电荷的染料为酸性染料。碱性染料PH一定大于7,酸性染料也不一定小于7.碱性染料有美兰(亚甲蓝)、甲基紫、草酸铵结晶紫、醋酸洋红、碱性复红、中性红、孔雀绿和蕃红等,在一般的情况下,细菌易被碱性染料染色。酸性染料有伊红、刚果红、孟加拉红,藻红、苯胺黑、苦味酸和酸性复红等,可与碱性物质结合成盐。当培养基因糖类分解产酸使pH值下降时,氢离子浓度增加,细菌所带的正电荷增加,这时选择酸性染料,易被染色。1.单染色法:微生物不但个体微小,且无

8、色半透明.要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必须染上颜色.微生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