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ID:17837717

大小:3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07

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提问的有效性_第1页
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提问的有效性_第2页
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提问的有效性_第3页
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提问的有效性_第4页
资源描述:

《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激趣信息课堂巧设课堂提问德清县逸夫小学姬秋芳【摘要】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是传播知识、开发智力、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是师生交流的重要途径,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是否成功,学生收获是丰是欠,都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通过课堂提问,不仅能激发兴趣、启发思考,还能及时反馈知识的掌握情况,捕捉有效的教学信息,及时调控教学的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关键词】趣味性、针对性、目的性、启发性、有效评价一位成功的教师不光会讲,更在于会问。面对目前信息技术教师对课堂提问普遍缺少足够准备和重视,课堂提问缺乏趣味性、针对性、启发性,无效地提问严重地影响了

2、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值得我们每位信息技术教师认真研究和探讨。结合实践经验,谈谈我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几点做法。一、提问要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和思考。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教学的潜力所在,学生一旦对所提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和思考。因此,课堂问题的设计必须新颖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花香满园》时,学习图形的复制、翻转、旋转等。为了使学生不仅能掌握图片的基本操作,而且利用这些技能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联想

3、到了学生比较熟悉而又喜欢的孙悟空。师:大家都知道孙悟空神通广大,会七十二变,今天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孙悟空好吗?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幅画,孙悟空正在和假装成老奶奶的白骨精打斗,可是这个白骨精太厉害了,于是孙悟空变出几个假身,将白骨精团团围住,那场面真是精彩。可惜这幅画中没有画出孙悟空的假身,你们能不能帮孙悟空变出几个假身呢?给学生提供《西游记》各个主要角色的图片,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完成悟空的变身。师:通过刚才的努力,我们已经顺利地变出了孙悟空的几个假身,大家再看看这幅画,刚刚孙悟空的假身都是背对着白骨精,没有办法打她,你们能想办法让孙悟空转过来正对着白骨精吗?让学生去尝

4、试着图片的翻转。孙悟空深受小朋友们的喜欢,以“当一回孙悟空”为引入,不仅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了良好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而教师适时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而且动画片中人物的变幻莫测又能很好地体现本课内容的“变”,模拟角色的“变法”,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图像操作的乐趣,不知不觉中操练了图像控制的技能。二、提问应有针对性,掌握好问题的“度”,从而使全体学生学有所获。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我们如何做一个智者?首要的条件是要把握好问题的“度”,即所提的问题要难宜适中。我们要把知识的果子放在学生跳一跳能摘到的位置。所提的问题既

5、不能让学生觉得高不可攀,(例如,在教学浙江摄影版五年级(下)第一课《生活在信息》一课时,老师一上来不能就问,你知道什么是信息吗?因为信息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不知该如何回答。)也不能唾手可得,学生不用思考,张口就来。(例如,在教学画图一类的课文时,有的老师一上课经常会问:“大家看,这幅画漂亮吗?你们想不想学?学生肯定会说:“想!”。)而是要让学生通过思考而有所获。如果太难,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打击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太简单,学生不用过多思考、动脑,就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我们在设计问题时,首先要钻研教材,并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年龄心理特点,

6、来精心设问、发问。其次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所提的问题的难易度,应以优等生经过思考、努力、交流、合作基本上可以解决为上限;而中等生和后进生可以适当降低要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有助于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使全体学生学有所获。例如,在教学浙摄版四年级下《丰富多彩的节日》时,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下载”这个知识点时我是这样设置问题的。师:说一说刚才我们是从哪里获取资料的?生:从网上。师:获取资料后,我们把它保存在哪里了?生:自己的电脑里。师:从网上获取资料是复制还是移动?生:复制。师:现在你知道什么是下载?生:从

7、网上复制文件并保存到自己电脑的过程叫下载。通过让学生回忆文件的来源和去向——从网上到磁盘,再结合学生已知的概念——复制,将问题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从而让学生自己得出下载的概念。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可谓水到渠成。教师教得自如,学生学得轻松。下载的概念比较抽象,属于未知区,也是教学的难点。教师的层层提问实质是在这两个区域之间搭建桥梁,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总结出下载的概念。所以该问题的设计不仅锻炼了学生对比归纳的能力,还通过教师循序渐进的追问,启发学生顺利地学到了新知识,起到了“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效果。三、提问应目的明确,选择恰当的提问时机,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