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1: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教学案

高中物理必修1: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教学案

ID:17841874

大小:44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07

高中物理必修1: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教学案_第1页
高中物理必修1: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教学案_第2页
高中物理必修1: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教学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必修1: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物理辅导网http://www.wulifudao.com专题3.2探究求合力的方法一、目标⑴体会探究问题的方法和过程⑵从实验中得到用平行四边形定求合力的方法二、知识点实验步骤:1、在桌上平放一个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上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好。2、用图钉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A点的位置应该靠近顶端中点),在橡皮筋的另外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外一端是绳套。3、用弹簧秤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橡皮筋伸长,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4、用铅笔记下O的位置和两条细绳的方向,分别读出两只弹簧秤的示数(在同一条件下)。5、用铅笔和三角板在白纸上从O点沿着两

2、绳的方向画直线,按照一定的标度作出两个力F1和F2的图示。6、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把橡皮筋的结点拉到相同的位置O点,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7、探究这三个力的大小及方向的关系。注意事项:1、同一实验中的两只弹簧秤的选取方法是:将两只弹簧秤勾好后对拉,若两只弹簧秤在拉的过程中,读数相同,则可选。使用时弹簧秤与板面平行。2、在满足合力不超过弹簧秤量程及橡皮条形变不超过弹性限度的条件下,应使拉力尽量大一些,以减小误差。3、画力的图示时,应选定恰当的标度,尽量使图画得大一些,但也不要太大而画出纸外.要严格按力的图示要求和几何作图法作出合

3、力。4、在同一次实验中,橡皮条拉长的结点O位置一定要相同。5、由作图法得到的F和实际测量得到的F’,因为实验误差而不可能完全符合。课堂练习1、关于“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不必记录合力的大小和方向(B)实验中不必记录两分力的大小;第3页共3页高中物理辅导网http://www.wulifudao.com(C)实验中必须记录橡皮条端点最终被拉到的位置(D)实验中必须记录两分力的方向。2、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如何保证力的作用效果相同?3、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两个弹簧秤的拉力F1和F2已在图中作出了它们的图示。O是橡皮条的

4、一个端点,图中每格的长度代表1N。(1)用作图法在图中作出合力F的图示;(2)合力F的大小是_______N。F2F1O4、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有同学做了一系列步骤,其中的两个步骤是这样做的:①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与两个弹簧秤的读数F1与F2;②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线沿原来的方向(即两个弹簧同时拉时橡皮条伸长的方向)拉橡皮条,记下此时弹簧秤的读数F’和细线的方向。以上两个步骤中均有疏漏或错误,分别是在①中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作业1、在做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后,某同学将其实验操作过程进行了回顾,并在笔记本上记下如下几条体会,你认为他的体会中正确的是()(A)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应使两细绳套间的夹角为90°,以便算出合力的大小(B)以两只弹簧秤拉时的力F1 、F2为邻边,以一只弹簧秤拉时的力F'为对角线,画出的虽然不是标准的

6、平行四边形,但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C)若F1 、F2方向不变,而大小各增加1N,则合力的方向也不变,大小也增加1N(D)用一只弹簧秤也可以做“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第3页共3页高中物理辅导网http://www.wulifudao.com2、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像皮条。此过程中必须注意的是()(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B)橡皮条与两绳夹角的角平分线一定在同一直线上(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

7、板平面平行(D)实验时橡皮条与两根细绳必须在同一平面上,且尽量靠近木板第3页共3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