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及防治浅谈.doc

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及防治浅谈.doc

ID:17842314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07

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及防治浅谈.doc_第1页
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及防治浅谈.doc_第2页
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及防治浅谈.doc_第3页
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及防治浅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及防治浅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及防治浅谈[摘要]高校教师这个知识分子中的特殊群体,已成为亚健康状况的主流人群,其表现不同于其他人群,疲劳是高校教师普遍的症状。对此,社会、高校、高校教师应共同努力,积极应对,从而减少疾病发生,提高高校教师生活质量,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高校教师亚健康防治亚健康状态,又称第三状态,是机体处于一种机体结构退化和生理功能减退的低质与心理失衡状态,很大程度上是慢性病的潜伏期。过去的一年,萧亮中、焦连伟、高文焕、何勇等正当壮年的高校教师的离去,引起了社会对高校教师健康状况的关注。近年来,知识分子群体中的高校教职工,特别是中年教职工已成为亚健康状态人群

2、的主流。高校教师重度亚健康发生率高达34.16%。高校教职工的亚健康状况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高校教师的亚健康现状广东省教育工会对全省19所高校8417名教师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有69.18%的大学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男教师健康状况不如女教师。小于40岁高校男性亚健康的发生率为71.30%[1]。武汉某高校的一次抽样调查,600名教师中存在不同程度“亚健康状态”的患者达到64.3%。男教师的健康状况不如女教师,其亚健康和疾病状态均明显高于女教师。南京地区高校的调查表明1948名教师中处在“亚健康状态”的高达69.97%。其中30-39岁组发生率高达74.1

3、5%。云南多所高校近500名教师的“亚健康”问卷调查结果表明:47.3%的教师很少关注自己的身体,有75.2%的教师因工作忙碌不能坚持锻炼,有19.6%的教师晚上12点后才睡觉,还有28.5%的教师为工作放弃午睡和双休日。男教师的健康状况不如女教师,亚健康和疾病状态比例均明显高于女教师。中科院政策所曾联合心理学专家做过一个调查,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科学院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以来,科技人员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为65.37小时,是国家法定工作时间——每周40小时的1.63倍,甚至有15%的科技人员每周工作超过80小时。而在清华大学加班的教师更是“通宵达旦”。李萍等[2]对某院校

4、中青年人群的调查表明:中青年科技干部中63.5%的人员体内已悄然伴有病理改变,处于亚健康状态。2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躯体、心理、社会适应性及道德四方面的改变。高校教师以其专业的特殊性有不同于其他人群的表现。调查显示:70.29%的教师有不同程度的咽喉痛,80.15%的教师感到颈部酸痛,79.23%的教师感到腰背酸痛和下肢麻木、胀痛等[3],疲劳是大学教师普遍感到的一种症状,这也是亚健康状态的典型症状。3亚健康状态的原因3.1高校教师面对的压力3.1.1工作上的压力4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高校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进入高校教师这个群体,来自全国教

5、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字显示:至2004年底,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161.07万人,成人高等学校教职工15.50万人。高校之间为争取更多的生源及更好的发展,竞争激烈,高校之间的竞争突出表现在对教师的学历,教学,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目前许多高校都实行选修学分这种教学模式,为了不被淘汰,迫使年轻教师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提高学历和弥补和老教师的经验差距。科技的发展对高校教师的教学手段,作用,及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外,更多的压力来自学校工作量考核指标,目前高校对教师教学工作量和承接科研课题发表论文的数量都有明确要求。有调查显示,高

6、校教师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大约在11个小时以上,有68%的人感到工作压力大,有22%的人甚至认为压力“巨大”。发表论文和申请科研课题的压力使得年轻教师加班加点,睡眠时间远远不够。调查表明,有42.9%的教师在晚上10—12点休息,有21.6%的教师在晚上12点以后休息,还有54.4%的教师经常在双休日加班。中年教师是社会的中坚,学校的骨干,家庭的支柱。多为学科带头人,有的还担负行政职务,承受着课题研究,晋升职称,子女学业,家庭负担等压力。当今社会对男女性的评价标准和要求不同,男性本身承受的压力(家庭,社会,学术地位,个人发展,经济地位等)比女性更大,男教师的亚健康状态的发

7、生率高于女教师,这与调查结果是一致的。长期的加班加点,透支体力,精力工作,呕心沥血、废寝忘食是中年教师生活的真实写照。最终导致身体上的亚健康。随着高校中青年知识分子事业的蒸蒸日上,他们的健康却一路负债,最终停泊在人生的中点。医学专家认为,这些年轻教师遭遇两个转型:社会转型和身体转型。社会转型使他们焦虑,身体转型让他们多病。如果不重视并克服这些问题,他们随时可能累倒。我国“英年早逝”悲剧大都发生在45~55岁年龄段的中年知识分子身上[4]。长期的紧张和压力导致机体生理机能改变,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平衡遭到破坏,交感神经兴奋,血液中儿茶酚胺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