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写作起步教学

浅谈小学写作起步教学

ID:17866714

大小:4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07

浅谈小学写作起步教学_第1页
浅谈小学写作起步教学_第2页
浅谈小学写作起步教学_第3页
浅谈小学写作起步教学_第4页
浅谈小学写作起步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写作起步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写作起步教学(江都市二等奖)———兴趣的培养江都市龙川小学凡娟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听、说、读、写,将“写”位于最后一位,可见“写”的举足轻重的地位,的确写作是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是听说读能力的反映,因此“写”在四者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的现象,作文成了语文教学中的“拦路虎”。小学写作从三年级正式开始作为一个专门的训练项目来训练。三年级是一个过渡阶段,学生刚开始正式接触作文。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怎样开好这个头,使学生写好作文呢?经过多年

2、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这一个阶段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树立信心目前,学生惧怕作文,重点的就是缺乏自信,害怕自己写出劣质的作品,尤其是三年级刚正式写作的学生,一旦有这种心理,就一直会有这样的心理障碍,对于以后的作文训练是一个不小的隐患。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作文,一般很少能写出“中心突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的佳作。教师在批改作文的时候,不应面面俱到,吹毛求疵,应尽量肯定学生的优点,切勿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

3、心理学研究,成就感是人们的自然情感。对于那些学习成绩好、作文水平高的优秀的作文要给予表扬,全班朗读。自然兴趣就会更加浓厚。而对于那些学习成绩较差作文水平低的学生,他们更需要老师的鼓励。在批改他们的作文时,要善于发现他们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词,只要是值得学习的,都应该加以赞赏。这学期,我刚接了一个新班,班里有一个叫刘江的学生,作文水平极差,一篇300字的作文,不但语句不通,而且全篇不分自然段,第一次我给他的作文就是“不及格”,并且在作文本上写上两个大字“重写”,结果接连写了一遍又一遍,除了换了几个助词,颠

4、倒了几个句子的顺序,依旧是“外甥大灯笼------照旧”。于是我改变了方法,每次进行面批,只要他用对了一个词,就大加赞赏,并鼓励他再接再厉;缺点给他指出来,并安慰他不要松懈。经过半学期的共同努力,他的自信回来了,作文有了明显的提高,现在的作文,已经段落清晰、语句通顺。这是他在《我们的校园》之中的片段“我们学校的最北边是教学大楼,大楼是白色、红色、黄色、青色几种颜色构成的,每层楼都有老师的办公室。楼的最顶端是我们学校的标志,代表托起朝阳。”从此他渐渐喜欢上了作文。另外,鼓励学生创作,推荐发表也是培养创作兴趣的一个有

5、效的办法。当学生的作品发表后,他就会觉得自己获得了成功,就更加有写作热情。在班里,每隔一段时间,我就在他们的作文中,选出一些佳作,打印编成小册子,以供全班传阅。大大提高了他们创作的积极性。所以,“信心是成功的第一要素”,作文教学,尤其是中年级,一定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的兴趣,那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加强积累《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强调“积累,不仅是表达的基础,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是语言材料内化为个人语言储蓄的过程.从广义方面讲,积累还应该包括生活经验的积累和人生阅历的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

6、广泛的人生阅历,不仅可以开阔视野,而且能够提高观察力、思维力,而这些,都是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一).素材的积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造成长期以来,学生害怕作文的一个关键是缺乏素材,以致于每次作文,学生抓耳挠腮,冥思苦想,绞尽脑汁,拼凑出几句空洞的语句。纵有生花妙笔也难成文章。怎会有兴趣?写作素材从那里来,从生活中来,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课程标准》要求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的确,“生活就是作文”,生活是纷繁复杂的,作文就是要反映生活的美、丑、善、恶

7、,表达作者的喜、怒、哀、乐。只有让学生充分地去享受生活,感受生活,让他们真正地投入生活,如布置教室、开展班队活动、出黑板报、各种知识竞赛等。才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一是勤于观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捕捉生活中的镜头,以及在家庭、学校、社会出现的丰富多彩,并具有典型意义的场景、事情、人物。例如家庭的环境,校园的风光,同学的性格,街道的变化,田野的丰收……做生活的有心人。如小学三年级第五册练习四《迷人的秋色》,我是这样设计的教学目标:1.   抓住主要景物,饱含

8、感情地凝视、观察,注意动静结合来描写。2.   写田野的景色,注意抓住主要景物,按观察顺序写下来,做到动静结合,寓情于景。第一步,明确要求小朋友,秋天来了,在这个凉爽宜人,天高云淡的秋天,你们想走出校园,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吗?分3人为一组,观察稻田。用你的眼睛看一看,用鼻子闻一闻,用耳朵听一听。让学生自己知道有目的地去欣赏。第二步:带领学生来到田野,让学生观察金色的稻田。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