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发现的汉代铜铃

贵州发现的汉代铜铃

ID:17885840

大小:482.7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08

贵州发现的汉代铜铃_第1页
贵州发现的汉代铜铃_第2页
贵州发现的汉代铜铃_第3页
贵州发现的汉代铜铃_第4页
资源描述:

《贵州发现的汉代铜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考古2006年第3期o考古简讯贵州发现的汉代铜铃1977年,考古工作者在贵州威宁县观饰有浮雕效果,且明显是贴塑而成,贴塑块风海镇塘房考古调查过程中征集到几件早及圆条与铃体相连处有内凹现象,圆条相交年出土的铜铃,造型甚为奇特。当时因缺少处可看出上下叠压的痕迹。铃壁个别地方有参照资料,未予报道。此后,在威宁中水、牛铜液中气泡造成的孔,孔上纹饰却完好。铃棚、六枝抵簸、兴仁牛场、望谟石皇等地又陆体内外无任何合范痕。上述种种迹象表明该续发现多件造型相似的铜铃(威宁中水铜铃铜铃是用失蜡法铸造而成。浇铸时有2个浇见贵州省博物馆:《威宁中水汉墓>,

2、《考古学口,分别设在铃口两面正中一齿;两侧边正报>1981年第2期;望谟石里铜铃见张元:中一齿为溢口,溢口下的铃壁都有铜液气泡《望谟出土的夜郎青铜器>,《夜郎研究>,贵留下的孔(图一,7、8;图版捌,1)。州民族出版社,2000年;威宁牛棚、六枝抵77wT采:2造型与77wT采:3簸、兴仁牛场铜铃尚未报道),引起考古学界同。高8.1、最宽10、铃口壁厚0.3、长径的重视。因此,我们将这几批铜铃中未报道6.7、短径4.75、两耳内径分别为1.8和1.5者整理发表,供研究者使用。厘米。外壁满铸图案,装饰风格与77wT采(一)铜铃基本情况

3、:3相似,铃顶图案差异较大。内外无合范威宁观风海征集的铜铃有4件。其中3痕,当亦为失蜡法铸造而成,但制作工艺较件为管形耳铃,1件为柱形钮铃。差。铃口及耳口的三角形齿或缺或乱,铃体77wT采:3铃体呈扁圆筒形,内遗留的多道明显的横向接缝痕表明此铜铃空,顶微弧,自顶向口端略向内斜收,横剖面至少经过3次浇液才完成(图一,1、5;图版为椭圆形,铃口有三角形齿。两侧上部近顶捌,2)。部各有一管形短耳,耳口也有三角形齿。铃77wT采:4造型与前两件标本相口和耳口的齿大小高低不规整,局部略残似,但顶部隆起程度较高。高5.55、最宽损。高7.95、

4、最宽9.45、铃口壁厚0.25~6.55、铃口壁厚0.22、长径5、短径3.2、两0.28、长径6.3、短径4.3、两耳内径分别为耳内径皆为1.5厘米。外壁亦满铸图案,图1.32和1.34厘米。外壁满铸图案。顶部铸案均用圆条线构成,并主要以直线和短弧线细圆条一周。圈内正中铸树,树根部有凸起构图,有树木纹、抽象动物纹、圆圈纹、S形锥状物、丛草和不规则圆圈,树梢有飞鸟和纹和圆点等。铸造亦采用失蜡法。构图的圆飘落的树枝。铃身图案无明显分界线。一面条与铃体相连处多有凹面。制作工艺较差,以树木和动物纹为主,间以圆点、弧形条纹、耳口及铃口残存的

5、齿大小不一,断口可看到蛇状纹等。另~面图案较繁琐,主体图案似大量气孔。悬挂叩击,该铃发声暗哑(图一,为用线条组合表示的房舍建筑,其问还有由2、6;图版捌,8)。圆点、弧线等组成的抽象人物图像。主体图77wT采:1柱形实心钮.横截面为案上部有树木、莲蓬、花朵、圆点和条状物。椭圆形,下部有一圆形穿,铃体近圆锥状,上下部似一栏圈,内有抽象动物纹。耳、口齿状部靠柱形钮两侧各有一穿,呈不规则圆形,边的基部都铸有一周凸起的细圆条。图案纹可能用以挂铃舌。铃为溜肩,敞口,铃口有三.88(总280).考古图一铜铃1.观风海77wT采:22.观风海77

6、wT采:43、11、12.六枝抵簸出土铜铃4.威宁牛棚征集铜铃5.观风海77wT采:2背面纹饰展开图6.观风海77wT采:4背面纹饰展开图7.观风海77wT采:3背面纹饰展开图8.观风海77wT采:39.兴仁牛场征集铜铃10.观风海77wT采:1(3、11.约7/10.9.约1/6,余约1/3)角形齿,齿的大小高低不齐。铃体中部对穿一,3);另一种为斜平口,管形耳短缩成圆两个十字形孔。铃口齿状边基部有一周凸起穿,高3~3.4厘米(图一,11)。铸图案的铜细圆条。高8.9、钮长径1.25、铃口壁厚铃呈合瓦筒形。平口。铃体两侧面自管耳至

7、0.25~0.31、口径4.15-4.42厘米。内外无铃口各有一道明显焊痕。其图案内容及风格合范痕。应为失蜡法浇铸。铃体上部有一周与威宁观风海铜铃有相似之处。顶面铸有田横向接缝痕,应为两次浇铸铜液造成浇口形方框及柱状小钉和不规则圆圈。铃体铸变在钮顶端(图一,10;图版捌,3)。形动物纹、s纹和变形人物纹。图案有浮雕1989年。六枝抵簸镇斗篷村山洞内出效果。高6.4、宽6.8厘米(图一,12;图版土铜铃7件。皆管形耳,其中6件为素面,1捌,4)。件铸有图案。6件素面铜铃形体较小。一种此外。威宁牛棚和兴仁牛场也曾征集到铃口内凹呈倒V形,

8、高2.55~3厘米(图几件铜铃。威宁牛棚有2件。其中一件呈四第3期·89(总281)·棱锥体状,钮残,除铃El有线条突棱装饰外,铜铃的时代应大体相当或稍晚,属西汉中晚余均素面(图版捌,6)。另一件呈扁圆筒形,期。最晚可至东汉。弧形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