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增值税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我国增值税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ID:17905988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09

我国增值税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_第1页
我国增值税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_第2页
我国增值税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_第3页
我国增值税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我国增值税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增值税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摘要增值税是以商品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或提供劳务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税。增值税分为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增值税会计是以国家现行增值税税法为准绳,在财务会计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遵循公平、公正、中性等税收原则对增值税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关键词:增值税;会计理论;核算一、增值税的相关理论简介(一)增值税的概述增值税是以商品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或提供劳务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税。增值税的产生与资本主义营业税制的发展密不可分,随着工业生产的日益社会化,营业税的弊端也日益暴露,极大阻碍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流通。短短五十余年的时间里,

2、增值税已经被100多个国家采用,成为了国际性税种。增值税一经产生,就以其独特的优点:中性、公平、税不重征、税基广阔,成为增值税各采用国税收体系中的重要税种,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二)增值税的分类及适用范围增值税根据税基的不同,分为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和消费型增值税。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对固定资产所含的进项税额进行抵扣,税基最大;收入型增值税允许对固定资产折旧部分所含进项税额进行抵扣,税基次之;消费型增值税允许对固定资产所含进项税进行全额抵扣,税基最小。比较而言,由于消费型增值税对鼓励投资、优化产业结构、鼓励应用新技术、增加本国商品竞争力等方面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且还能起到政府税

3、收收入“天然稳定器”和对投资的“反经济周期”功能,特别是消费型增值税最适宜采用规范的发票扣2税法,故在法律上和技术上远较其他方法优越,因而备受世界各国青睐,目前全世界100多个采用增值税的国家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了消费型增值税。(三)增值税的计征方法及征税范围1979年开始试点,计征方法初期实行“购进扣额法”和“扣税法”,以后统一实行“扣税法”,并且采用的是价内计税。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确立,已暴露出不少待解决的问题,如实行面太窄、税率档次多、计算较复杂等。为此,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了以增值税改革为中心的我国新的税制改革方案。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在计税形式上由价内税改为价外税;

4、在征税范围上全面在工业生产环节实施并延伸到商品批发和零售以及加工、修理修配等领域;设置三档税率,即17%,13%和零税率;实行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金抵扣制度;内资、外资企业统一征收增值税等。这一新的税制从1994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施行,从而使我国的流转税制进一步地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确立了增值税在我国税收体系中的主导地位。目前增值税税收收入己经占到我国税收收入的40%左右,成为了我国的第一大税种。(四)增值税的目标及计征原则增值税税法的目标是对社会生产中各环节的增值额及时、连续、公平的征税,而会计的目标是向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其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必然会

5、导致在处理某项涉及增值税的业务时税税法在收入确认、进项税额抵扣及其处理方法、处理时间上产生差异,增值税会计就应运而生了。增值税会计是以国家现行增值税税法为准绳,在财务会计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遵循公平、公正、中性等税收原则对增值税涉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向税务机关和企业相关利益方提供增值税信息的专门会计。税税法在收入确认、进项税额抵扣及其处理方法、处理时间上产生差异,增值税会计就应运而生了。增值税会计是以国家现行增值税税法为准绳,在财务会计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遵循公平、公正、中性等税收原则对增值税涉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向税务机3关和企业相关利益方提供增值税信息的专门会计。

6、二我国增值税会计理论(一)增值税制度的形成及类型增值税制度最早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其产生的基础是当时旧的流转税制度。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增值税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税种,据世界银行的资料,现在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行了增值税,从经济发展状况看,既有经济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从社会制度看,既有资本主义国家,也有社会主义国家;从地域分布看,既有欧洲国家,也有美洲、亚洲、非洲国家。增值税以货物和劳务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只对货物销售或劳务收入额中属于本单位新创造的、尚未征过税的部分征税。但实际运用中,作为增值税计税依据的增值额是由各国的增值税法规定的。因此,各国的增值税法不同,增

7、值额的内涵和外延也就不尽相同。这种差异主要源于各国对外购投入物品的减除或抵扣规定不尽一致。一般来说,用于生产商品或劳务的外购投入物品包括:(1)原材料及辅助材料;(2)燃料、动力;(3)包装物品;(4)低值易耗品;(5)外购劳务;(6)固定资产。各国增值税制度通常允许将第(1)至第(5)项列入扣除项目,从商品或劳务的销售额中予以扣除。但对第(6)项即外购固定资产价值的扣除处理,则因国情而异,有的允许抵扣,有的允许部分抵扣,有的则不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