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EB病毒感染的诊断 ppt课件

儿童EB病毒感染的诊断 ppt课件

ID:17920805

大小:244.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9-10

儿童EB病毒感染的诊断 ppt课件_第1页
儿童EB病毒感染的诊断 ppt课件_第2页
儿童EB病毒感染的诊断 ppt课件_第3页
儿童EB病毒感染的诊断 ppt课件_第4页
儿童EB病毒感染的诊断 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童EB病毒感染的诊断 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儿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诊断指南和治疗原则1儿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诊断指南和治疗原则EB病毒(Epstain-BarrVirus,EBV)是一双链DNA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γ亚科,人感染EBV后建立终身潜伏感染,人群感染率超过90%。EBV是一种重要的肿瘤相关病毒,与鼻咽癌、淋巴瘤、胃癌、移植后淋巴增殖症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显示全世界受EBV相关肿瘤影响的人口达到1%。在儿童,非肿瘤性EBV感染疾病主要包括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mononucleosis,IM),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h

2、ronicactiveEpstein-Barrvirusinfection,CAEBV),EBV相关噬血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Epstein-Barrviurs-relatedhemophagocyticlymphohistiocytosissyndrome,EBV-HLH),后两种疾病是较为严重的EBV感染相关疾病,预后不良。2一、EBV概述EBV(EpsteinBarryirus,EBV)为疱疹病毒科,γ亚科,是一种嗜人类淋巴细胞的疱疹病毒,1964年由Epstein、Barr等首次在非洲儿童的恶性淋巴瘤组织培养中发

3、现。EBV在正常人群中感染非常普通,约90%以上的成人血清EBV抗体阳性。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3~5岁时,80.7-100%儿童血清EBV阳性转化;在10岁时,100%的儿童血清EBV阳性转化。EBV主要通过唾液传播,也可经输血传染。原发EBV感染时,EBV先是在口咽部上皮细胞内增殖,然后感染附近的B淋巴细胞,受到感染的B淋巴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可以造成全身性感染。EBV原发感染后,大多数无临床症状,尤其是6岁以下幼儿大多表现为隐性或轻型发病,但在儿童期、青春期和青年期,约50%的原发性感染均表现为IM

4、。一旦感染,EBV在人体B细胞建立潜伏感染,EBV只表达潜伏抗原(包括EBNA-1、EBNA-2、EBNA-3A、EBNA-3B、EBNA-3C、EBNA-LP、LMP-1、LMP-2及EBER),受感染者将成为终身带毒者;在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和某些因素触发下,潜伏的EBV可以被再激活,引起病毒复制及临床疾病。3二、EB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1、EBV特异性抗体检测:原发性EBV感染过程中首先产生针对衣壳抗原(capsidantigen,CA)IgG和IgM(抗CA-IgG/IgM);在急性感染的晚期,抗早期抗原(ear

5、yangtigen,EA)抗体出现;在恢复期晚期,抗核抗原(nuclearantigen,NA)抗体产生。抗CA-IgG和抗NA-IgG可持续终身。抗EBV-CA-IgM抗体阳性一直是EBV相关性IM的诊断依据。但是,EBV感染的血清反应复杂多样,有的病例抗EBV-CA-IgM产生延迟、有的持续缺失或长时间存在,这给EBV-IM的确诊带来一定难度。机体在受到病原体入侵时首先产生低亲合力抗体,.随着感染的继续和进展,抗体亲合力升高。因此,低亲合力抗体的检出提示原发性急性感染。有研究报道,90%以上的原发性急性EBV感染病

6、人在临床症状出现10天内可检测到抗EBV-CA-IgG低亲合力抗体;在病程30大后,仍有50%的病人可以检测到抗EBV-CA-IgG低亲合力抗体。结合抗EBV-NA-IgG阴性和抗EBV-CA-IgG抗体为低亲合力抗体.其诊断原发性EBV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100%。4在CAEBV患者,血清EBV抗体反应异常。1988年Straus提出的CAEBV诊断标准中,抗VCA-IgG≥l:5120,抗EA-IgG≥1:640或EBNA-IgG<1:2(阴性)。现有研究显示,许多CAEBV腐例,血清EBV抗体不能达到上述标准,

7、2005年Okano等提出CAEBV患者抗EBV抗体滴度升高为,抗VCA-IgG≥l:640和抗EA-IgG≥1:160,同时抗VCA-IgA和(或)EA-IgA阳性。EBV-HLH可以发生在原发性EBV感染时期和既往EBV感染再激活时期,因此,EBV-HLH患者血清中EBV抗体反应呈多种反应类型,要结合病史具体分析。Imashuku报道94例EBV-HLH患者,60例患者血清EBV抗体呈VCA-IgM阴性的既往EBV感染,34例患者为VCA-IgM/EADR-IgG阳性的原发感染和既往EBV感染再激活。2、嗜异凝集抗

8、体试验:也称“Monospot”试验。在EBV还未确定为IM的病因之前,1932年引入临床实践诊断IM。当时发现IM患者的血清或血浆可以凝集马或绵羊的红细胞。该抗体在病程第1~2周出现,持续约6个月。在青少年原发性EBV感染中其阳性率可达80%-90%,约10%的青少年缺乏对嗜异性抗体的阳性反应。小于5岁者,很可能阴性。有报道称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