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企业金融的对比研究

中日企业金融的对比研究

ID:17934932

大小:3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11

中日企业金融的对比研究_第1页
中日企业金融的对比研究_第2页
中日企业金融的对比研究_第3页
中日企业金融的对比研究_第4页
中日企业金融的对比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日企业金融的对比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日企业金融的对比研究中日企业金融的对比研究中日企业金融的对比研究中日企业金融的对比研究中日企业金融的对比研究中日企业金融的对比研究中日企业金融的对比研究中日企业金融的对比研究  中日中小企业金融比较分析  与日本相比较,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历史虽然较短,但成长速度可观。中国中小企业在改革开放后的30年中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已从公有经济的补充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日中小企业拥有一些共同之处:首先,中小企业金融对中日两国经济发展意义同等重要。其次,政府支持对中日中小企业金融都至关重要,

2、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但由于两国国情不同,中日中小企业金融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点:中国中小企业资金来源单一,但中小企业金融发展迅速与日本商业银行、政策金融机构、地方金融机构等组成的多元化、多层次中小企业金融体系相比,以大型国有银行为主的中国中小企业金融仍显单一。但在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的引导下,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呈现不断加速趋势,中小企业资金状况有明显改善。课题组调研数据也表明,虽然资金问题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之一,但其重要性已显著下降。除受危机影响严重的2008年

3、出现增长停滞、坏账率增加情况外,各受访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总体保持了稳定增长。中国征信体系建设发展迅速,但银行融资仍以抵押担保为主相比于日本中小企业信息数据的详实完备,中国中小企业信誉度较低,银行获得企业真实信息难度大,贷后管理成本高。近年来,人民银行致力于征信体系建设,中小企业信息采集已取得一定成效。此外,为解决无信用记录或信用历史欠佳的中小企业贷款问题,各地还注意引导信用担保机构发展,并通过风险补偿等方法鼓励其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征信体系虽在一定程度上为商业银行评价企业信誉度提供了参考,但

4、出于风险控制考虑,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相对谨慎,信用贷款比例普遍不高,抵押、质押和保证仍是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主要方式。其中,抵押物以固定资产为主,其他权利抵押尚处于探索阶段。而中小企业大多为轻资产企业,房地产及机器设备总价较低,通过抵押贷款获得资金的难度较大。表2浙江省某市中小企业贷款抵押结构来源:课题组调研资料整理。中国融资担保公司作用受限,企业互保联保蕴含较大风险针对中小企业信誉度较低的现状,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存在提高了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可能性。与日本融资担保公司运作成熟稳定相比,中国融资

5、性担保公司运作不规范,监管不严格。因此,银行通常要求较高的资产保证率,担保公司的杠杆效应大大降低。2010年,融资性担保公司平均放大倍数只有倍,远低于3倍的保本点及5倍的盈利点。2011年开始,银行对融资性担保公司要求的保证率持续上升,更有甚者要求100%。担保公司业务积极性受到较大打击,资产额较少的担保公司基本无法正常开展业务。不少中小企业开始探索采用互保、联保的方式获得银行贷款,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资金的可得性,但其风险也在逐渐显现。一方面,中小企业对互保、联保理解不足,对连带责任认识不清,

6、缺乏主动合作激励,导致个体信用难以发展成社会信用,总体违约率仍然偏高。另一方面,互保、联保企业间经营情况差距较大,企业间缺乏互相了解,对困难企业认识不足,单家企业经营风险易扩散至整个联保体。中国非银行金融机构近年发展迅速,但相关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在银行贷款仍存在诸多限制的情况下,非银行金融机构已经成为中小企业资金的重要补充来源。与日本相比,中国非银行融资机构主要以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融资公司、咨询公司、寄售行、典当行等形式存在,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但相对于日本非银行融资机构的平稳有序发展,中国针

7、对中小企业金融的立法尚不完备,缺乏一部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基本法律,对中小企业金融的规范零散分布于不同时期、不同部门、不同效力的各种法律法规当中,不同法律法规条文时有出入,中小企业金融发展缺乏有效的法律环境。法规前瞻性不足,对中小企业金融的快速发展应对不够及时,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造成一定时期的监管空白,非银行融资机构等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成本较高。  启示与建议  近年来,中国中小企业发展较快,但中小企业金融改革进程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实际融资需要,简单的增设金融机构或搭设银企合作平台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

8、小企业金融服务问题。2012年3月,在国务院大力推动下,国家启动了新一轮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改革,以温州综合金融改革实验区建设十二项主要任务为抓手,在金融体制规范、金融市场培育、金融机构发展、金融产品创新、金融风险防范等方面为中小企业金融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更好地落实这一改革措施,我们提出如下五点具体实施建议。推动银行体系改革与治理,探索服务中小企业新模式1、强化地方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贷款中的主导作用,加大政策金融扶持。一是坚持地方性金融机构服务当地中小企业的战略定位。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