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讲四书--大学微言

南怀瑾讲四书--大学微言

ID:17936253

大小:1.14 MB

页数:227页

时间:2018-09-11

南怀瑾讲四书--大学微言_第1页
南怀瑾讲四书--大学微言_第2页
南怀瑾讲四书--大学微言_第3页
南怀瑾讲四书--大学微言_第4页
南怀瑾讲四书--大学微言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怀瑾讲四书--大学微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原本大学微言南怀瑾原本大学微言南怀瑾原本大学微言南怀瑾目录导读1第一篇开宗明义3一、原本《大学》的原貌3二、从教授来访说起4自幼诵读益处多5但开风气不为师5三、沉冤莫白的“四书”5被误用于考取功名6变本加厉的八股6四、书生大半出农村6传统的农村生活7农村自动自发助教育7五、启蒙教育的审思8一夜发白《千字文》8先学做人,再谈政治9六、乌鸦式的读书法9但求能够写信记账9学童“齐放好喉咙”10七、先摆几个方块阵10“道”字的五个内涵11“德”字的内涵11“天”字的五个内涵12八、大人之学的探讨12怎样才算是“大人”?13《乾卦·文言》新解13还它的本来面目14九、中原文化的精

2、品15北方与南方的文学风格15《大学》首文竟可以治病!15十、《大学》修养的次第16四纲、七证、八目17自立立人而达于至善17自觉觉他而觉行圆满18十一、朱晦昧改《大学》18“亲民”改作“新民”!19擅自改编《大学》次序19一字之差的故事20十二、“明明德”要“明”什么?20宋儒理学兴起的背景20朱子“虚灵不昧”说的探究21第二篇七证的修养功夫22原本大学微言南怀瑾十三、千古难明唯自“知”23谢谢你没有说破23“浑沌”竟不得好报!24十四、沿流不“止”问如何24“知”与“止”的互动关系24吹毛用了急需磨25十五、实在难能说一“定”26“止”与“定”的因果关系26九次第的

3、修证功夫27“觉”与“观”的四个层次27十六、宁“静”致远究如何28重点在“淡泊”上29“动”与“静”的现象29形而上之道的“静”30千斤之重的“能”字30十七、无处将心为汝“安”30须先做到身心“轻安”31彻底“安心”的故事31十八、众里寻他千百“度”32“虑”及“思”、“想”的意义32“虑而得”的道理32第三篇内明之学33十九、万古帝王师之学33曾子“内圣外王”的大手笔33庄子所见略同34“圣王”须德术兼备34二十、知所先后的知性35胎儿是否有“知”?35王阳明如何“致知”?36明辨“能知”与“所知”36“生而神灵”参《内经》37二一、致知与格物38从“知人”到“知

4、物”之性38《易经·系传》可旁通39穷理尽性,以济天下39二二、智知万物自知难40看万物如何分类40仁民爱物天下平41二三、物欲催人肯自怜41反观人类发展史42东西方分野的关键42追逐消费的危机43二四、身心情智与物化43人身只有使用权43原本大学微言南怀瑾从《内经》看修身的内涵44心物一元防“物化”45二五、诚意正心修身与知至45从“性”到“性理”之学45自性如何“止于至善”?46由“意”衍生的各种心态47心、意、识(知性)的差别47从人身生命的形成说起48行为大半受情绪影响49二六、尧舜不来周孔远50尧舜周公的好榜样50孔子重视仁民爱物而尊王50第四篇外用之学51二

5、七、三代以后的帝王与平民51“齐家”的妇女真伟大51帝王家庭问題多52管仲与齐桓公的精彩对话52二八、帝王样板齐桓公54真正的政治家是什么?54齐桓公是什么样的人物?55管仲怎么报答鲍叔牙?55今天还须向管仲借镜56二九、身世堪怜一霸君57一统中国的历史背景57吕不韦的“奇货”投资计划57秦始皇从整顿宫闱着手59秦始皇的性格是如何形成?60秦始皇的一封亲笔信61灭六国者,六国也62三十、秦始皇治国之道评议62奉行秦孝公以来的法治63焚书坑儒事件的真相63郡县为中央的“分公司”64张良一席关键性的盘算65三一、历代帝王修身齐家有几人?66“修身”从自我批评做起66大舜孝感

6、天地平天下66三二、刘邦打天下而不能“齐家”67从刘邦的“龙颜”说起67“豁达”背后的身世和性格68“骄纵”的吕后实在不简单68史书给刘邦的短评69刘邦与吕后之间的钩心斗角70为刘汉后代的悲剧奏了序曲71原本大学微言南怀瑾三三、慈惠爱人的汉文帝71得力于母亲的教诲72两封信就化解了两场兵灾72贾谊堪问唯鬼神73汉武帝、元帝文化政策的流弊74第五篇内外兼修之道74三四、从自净其“意”做起74原本《大学》自释“诚意”的八正知75“自欺”、欺人、被人欺三步曲76“慎独”要慎什么样的“独”?77“诚于中,形于外”的深远道理79学养须从日常行事中过来80总结历史人物经验在“自明”

7、80君子为什么“无所不用其极”?82“诚意”在外用上也须“知止”83三五、修身与正心83人身难得要珍惜84“心”能转“身”的道理85管子有关身心的学说86庄子特别为残障者加油!87中印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88修身的重点在正其心89三六、中国文化传统的“家”90祠堂曾是社会安定的基石90“社会福利”工作由来已久91从“张公百忍”的故事说起92尧可不愿多子多孙哪!93三七、家家有本难念的经94修身齐家的五个心理问题94由“亲爱”而产生心理偏差的故事95由“贱恶”而产生心理偏差的故事96从“畏敬”鬼神说到近代“人造神”98从史实中领悟“畏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