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课件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课件

ID:17962043

大小:393.5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8-09-11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课件_第1页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课件_第2页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课件_第3页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课件_第4页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陈志昂教授一、当前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特征—国际分工从产业间、产业内分工向产品内价值链分工转化—跨国公司成为全球分工的组织者—发展中国家全面融入国际价值链分工,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__要素市场的全球化:流动性要素追逐非流动性要素:流动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和劳动力价格的非均等化__国际劳动力无限供给,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中份额下降,分配结构失衡—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金融监管的全球一体化,从G10向G20体制转化—发达国家产业空洞化和虚拟化,与新兴国家在实体与虚拟经济上的结构失衡。—金融全球化强化了美元的霸主地位,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着内生的不稳定

2、性中国和东亚四国劳动生产率比较中国和东亚四国就业人口工资增长比较收入分配的历史变动全球国际收支失衡全球化冲击与全球失衡资本主义市场体制是效率导向的,在缺乏全球性收入分配调节机制的全球化冲击下,全球性的供求失衡是这一体制的逻辑结果。如果说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的供求危机,这次危机又是历史的重演。中国的改革开放适应了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扩张要求,成为第三次全球化的最大收益者,但随着全球性的需求不足,内需增长缓慢,经济将面临重大冲击。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必须在全球化和全球供求失衡,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考虑改革的途径和方向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全球商品出口波动(3个月平滑,按年率计算)二、

3、稳定和效率—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金融的核心功能是在资金的时空配置中管理和分散风险。资金的市场配置能增进效率,但前提是市场的稳定有效。没有最好的金融体制,只有最适宜的金融体制。金融体制必须与一国政治体制,经济发展阶段、国民素质和信用体系基础结构相适应三次金融危机的解读东亚金融危机—经济高速增长下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国际储备下降—全面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包括利率市场化,银行机构经营自由化,放松资本管制,形成了银行机构的货币错配和时间错配—结果:货币和金融双重危机—经验:以货币低估加强出口导向政策,以超额国际储备稳定货币币信,银行机构重组,引入国际监管标准,加强银行机构治理,对资本流动设置一定的障碍次债

4、危机—家庭部门的过度借贷,强调效率而忽视了风险控制—资产证券化是重要的金融创新,次债危机的爆发主要是杠杆化衍生金融交易(特别是CDS),金融交易成为对赌交易,与实体经济相脱离—美国资本市场的风险没有直接传导到银行体系,资本市场分散风险的功能依然得到实现。—美国企业具有良好的财务结构。—经验教训:金融脱离实体就会形成泡沫;发达国家家庭负债状况发达国家非金融类企业负债状况欧债危机—为什么是主权债务危机,本质上是国家信用危机—银行资本充足率与国债—欧元区的内在矛盾与夹层效应—效率与稳定依然是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核心问题_教训:没有财政和货币有效搭配和宏观稳定,没有一体化的金融监管,就没有金融的稳定公共

5、债务状况为什么德国能独善其身—一个不相信资本神话的国度,以银行间接融资和债券融资为主。—一个高度警惕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的国度—万能银行和银企的长期持续合作—良好的劳资合作机制,适应全球化的第三条道路—欧洲经济和货币一体化提高了德国竞争力。欧元区主权债务利差(以德国两年期国债为基准,右边纵轴为2011年12月11日的长期再融资操作(LRO)三、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历史轨迹基本特征:以稳定为主,兼顾效率的渐进式改革。以宏观稳定为基础,逐步提高微观效率国有银行主导的商业银行体系改革—以国家信用担保,居民的存款为基础,建立低成本的国有商业银行体系—通过处理坏账,设中央银行大区制,从地方政府手中夺权,股

6、份制改造等,恢复政府直接控制的5大商业银行造血和输血功能,—引入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引入外资银行,改善银行机构治理。改造城市信用社,控制银行业进入门槛,形成寡头竞争市场格局—引入国际监管标准和监管方法,建立全球最高级别的货币和金融行政管理体制,强化中央对金融体系的控制。货币市场改革—进行零售市场利率管制,设置利率的顶和底,保证银行的利润,奠定银行持续经营的基础。—建立竞争性的货币批发市场,SIBOR已能灵敏反映资金的稀缺程度—利用后发优势,建立了高效率的金融支付结算金融支付体系,非银行支付机构的进入,加强了支付体系的竞争性。资本市场改革多层次资本市场渐显端倪,直接融资比重提高—

7、发展多层次的市场交易组织,包括证券交易所到地方产权交易所,商品和金融期货交易所等—发展包括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信托公司、租赁和担保公司等金融中介机构—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加强公司治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强投资者保护,打击内幕交易,提高市场透明度。—发展和创新金融交易工具,包括窝轮、股指期货、资产证券化、集合债券等—拓宽社保资金和保险资金的投资范围,扩大资本市场的资金来源。外汇市场改革改革复汇率制,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