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第三篇 《老子道徳经心声》正思维--空海师父

05-第三篇 《老子道徳经心声》正思维--空海师父

ID:17975254

大小:23.7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12

05-第三篇 《老子道徳经心声》正思维--空海师父_第1页
05-第三篇 《老子道徳经心声》正思维--空海师父_第2页
05-第三篇 《老子道徳经心声》正思维--空海师父_第3页
05-第三篇 《老子道徳经心声》正思维--空海师父_第4页
05-第三篇 《老子道徳经心声》正思维--空海师父_第5页
资源描述:

《05-第三篇 《老子道徳经心声》正思维--空海师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篇 《老子道徳经心声》正思维第一节  1、为何各宗教,解脱者,越接近原始风貌,同质型越高,而自以为聪明的人类却在现象,仪轨,外相……支流末节上制造种种二元对立,不断界定,论断,冲突?  2、实修时,如何从「言语道断」体悟「道可道,非常道」的深义?为何自我一刻意造作,落入概念,言语,名相,就离开了实相?道是什么?在那里?  3、为何要了悟真理(三法印),才能真正体证实相(一体世界)?若正见(闻思基础)没有建立,如何实修?第二节  1、宇宙本体(道)及一切现象的实体(名),本不可说,也不用说,智慧者不忍众生苦,透过

2、语言文字来协助,众生却忽略了宇宙本体、现象的实体,不断用文字解释文字(头脑解析),所以离道越远,为何会如此呢?  2、止观双运就是静下来(止),回到心灵深处(体),依体起用(无为法),体悟体证(观)实相……,以上如何体会到老子所讲的「致虚极,守静笃」?  3、无尽虚空中含容未显相的能源(无)及显相的森罗万象(有),如何从中深观法界的运转法则及玄妙?第三节  1、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为何人类不能含容黑暗,感恩光明,以贯穿两极的能量,平衡运转?  2、为何宇宙的本体,生命(心)的源头,蕴藏无量的能源,似有(显相

3、)似无(未显相),却用之不尽,生生不息?道从那里来?可向外觅得吗?曾消失过吗?  3、「远曰反」,为何宇宙本体,虽无边无际,却与当下的本心本性无二无别?众生本具佛性与宇宙本体空的特性完全一样?有离开过吗?为何视而不见?  4、为何体悟与万物同根生,有助破身见,体证初果?第四节  1、扬善鄙恶,迎美弃丑,拥圣冷凡,趋吉避凶,贪生怕死,此乃人之常情,人类的集体意识,有错吗?如果都平等对待,如何自我提升?难道能过关不斩将吗?  2、请超越人类的角度思惟,鱼浸泡在大海中,无质碍的游来游去,大海是鱼的色(有)?还是空(无)?

4、色是真实存在的有吗?空是空无一物的无吗?  3、「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而弗居」请用心灵体会并逐步作到迈向究竟解脱的四句真言。  4.生死,色空……种种现象天壤之别,实相真的平等吗?第五节  1、如何作到,修行只是单纯为法(解脱)而来?为法作见证,也只是如实的分享,无条件,无藏私的回馈?  2、闻思老子道德经时,常与自我习以为常,根深蒂固的思惟有所拉扯或抗拒,感觉不切实际,为什么?  3、「只要显正(善,明觉),不必破邪(恶,烦恼)」请深思这两句话,并应用在修行及历缘对境中.  4、为何以解脱道的角度看

5、世间的作为是冲动的?为何以世间的角度看解脱道的理念是消极的?为何真正的解脱道容易被扭曲?问自己,如何破茧而出?第六节  1、「天地无私育万物,若言无情人何存?真人无我平等心,超越亲疏为何因?」请善思惟之。  2、「虚空不屈贯一切,无常变动生不息」善思惟之。  3、「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从中体会,为何越无我无私的奉献,越能历久弥新,越能自在快乐?  4、真正见法如饮水解渴,透过头脑解析水的特征特性是见法吗?如何透过水,用心灵来见法?  5、深思「生命的存在,是由死亡堆积而成」深层惭愧心,感恩心,自然由衷生起,身心柔

6、软,才能溶入法流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第七节  1、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冰,水,云,随顺因缘,安住每个当下,如何学习水的柔软与智慧

7、?  2、「追逐白天到何时?驱赶黑夜至何处?昼夜自然顺运转,珍惜良善含容恶」请善思惟之.  3、如何静下来如实照见自己潜意识的压抑,逞强,虚伪?来到表里一致,身心灵和谐安详?  4、为何婴孩能保身心柔软,且较常用心活在当下?  5、解脱自在的品质,只是单纯回归到本来就有的大自然相同品质,既能利他,又能自利,难吗?易吗?第八节  1、「空中生妙有,空中起妙用」请在生活上实际体会本体空的玄妙,进而体悟心灵本空的宁静,活泼,无碍.  2、「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与「有为法善方便,无为法向究竟」请串联思惟体悟「无」的殊胜

8、。  3、一切万有来自于空,归于空,宇宙中极其大的万有,在无限的空,只是变化的极小光点罢了,众生最恐惧的死亡,在无限的大爱,不过是自然瞬间的变化而已.  4、身见从何而来?请藉波浪思惟,有单独存在不变的神识在投胎转世吗?可以否定有神识在流转吗?第九节  1.请厘清「破身见」与「否定色身(神识)」的差异?  2.修行如何作到深信因果,又不受因果束缚?  3.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