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袁安卧雪图》画理抉微

王维《袁安卧雪图》画理抉微

ID:17989187

大小:71.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9-12

王维《袁安卧雪图》画理抉微_第1页
王维《袁安卧雪图》画理抉微_第2页
王维《袁安卧雪图》画理抉微_第3页
王维《袁安卧雪图》画理抉微_第4页
王维《袁安卧雪图》画理抉微_第5页
资源描述:

《王维《袁安卧雪图》画理抉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王维《袁安卧雪图》画理抉微(文前语)(2006-02-1823:05:11)转载▼文前语:这是中国绘画史上最大的一幅画。它的名字叫《袁安卧雪图》,人们也习称《雪中芭蕉》,作者是王维。自沈括启此千古论端起,人们在它身上打了整整一千年的笔头官司。这正是黑格尔所概括的“没有那一种艺术比绘画这门艺术引起更多的理想和自然的争论”(《美学》第一卷),而王国维《人间词话》“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则将二者的关系说得非常透彻。钱钟书先生所极力推崇李贺“笔补造化天无功”(《高轩过》

2、)和“宝枕垂云选春梦”(《春怀引》)无疑应为《雪中芭蕉》的最佳笺注。《王维〈袁安卧雪图〉画理抉微》是十二年前的一篇旧稿,曾刊于[台湾]《中国文化月刊》第191期(1995年9月出版)和《朵云》总第四十五期(1996年8月出版)。所有的论点没动,增加一些例证,有一大段正文移作注(《朵云》有,《月刊》没有),个别当年为编辑删却的也补上(《月刊》有,《朵云》没有)。拙稿有关《雪中芭蕉》寓意也只是一家之言。人们对《雪中芭蕉》尽可见仁见智,见仁当遵循艺术基本规律,见智应符合逻辑内在联系。在提供拙稿的同时,也将几十年来有关《雪中芭蕉》的一些主要文章名目开列出来(【历来主要

3、文章】),其中遴选了八篇论文、散文(有一为书的摘录)作以【附录】,并略加点评置于文后。从艺术角度来说,希望能对大家了解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有所参考和借鉴,也对我国绘画史上这幅最著名的《雪中芭蕉》的研究水准与鉴赏现状有全面一点的了解。从社会角度来说,则希望能对人们甄别古典文艺理论中所存在“假大空”现象提供一点帮助,“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真善美”没有了“真”,“善”与“美”均不复存在。“真”于今对于我们民族来说太重要太重要了。后一点是今将其拿来“藏之于名山”的主要想法。二川丙戌春王维《袁安卧雪图》画理抉微(引文)(2006-02-1823:25:40)转载▼王维

4、《袁安卧雪图》画理抉微   二川提要:王维《袁安卧雪图》即著名的《雪中芭蕉》。由于“雪蕉”的冷热问题,历来人们对此毁誉参半。《袁安卧雪图》是一帧历史人物故事画,“雪中芭蕉”只是其中景致之一,讨论“雪蕉”是非均不可以脱离袁安卧雪故事背景。袁安卧雪是身体僵冷而关心他人的行为,关心他人即为“热心”。王维于《袁安卧雪图》中写“雪中芭蕉”是以芭蕉的“身冷性热”象征袁安卧雪的“身冷心热”。王维于《袁安卧雪图》中画“雪中芭蕉”得助于禅宗的思维观念和表达方式,《雪中芭蕉》是一帧以禅法入画的象征艺术作品。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

5、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王维曾有一帧极负盛名的画叫作《袁安卧雪图》,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曰: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世之观画者,多能指摘其间形象、位置、彩色瑕疵而已,至于奥理冥造者,罕见其人。如彦远《画评》言:“王维画物多不问四时,如画花往往以桃

6、、杏、芙蓉、莲花同画一景。”余家所藏摩诘《袁安卧雪图》有雪中芭蕉,此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故造理入神,迥得天意,此难可与俗人论也。王维《袁安卧雪图》即著名的《雪中芭蕉》。王维《袁安卧雪图》画理抉微(一上)壹“没有那一种艺术比绘画这门艺术引起更多的理想和自然的争论。”(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千百年来,由于该画的“雪蕉”问题,使其成为我国绘画史上最大的一桩艺术公案,人们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再加上“诗画本一律”的传统,以致传统文学批评对此也成了热门话题。历来大体形成如下几种观点:神理说——沈括即此观点。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四曰:“王维作画《雪中芭蕉》,法眼观之,知

7、其神情寄寓于物,俗论则讥以为不知寒暑。”宋黄伯思(《东观余论》卷下)、宋陈善(《扪虱新话》下集卷四)、宋楼钥(《攻媿集》卷二)、明沈周(《石田诗选》卷九)、明王骥德(《曲律》卷三)、清毛先舒(《诗辩坻》卷三)、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十八)、潘天寿(《中国绘画史》第三编第一章)、葛兆先(《禅宗与中国文化》第190页)等均同此观点。写实说——宋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上曰:“《笔谈》云:‘王维画入神,不拘四时,如《雪中芭蕉》。’故惠洪云:‘雪里芭蕉失寒暑’皆以芭蕉非雪中物。岭外如曲江冬大雪,芭蕉自如,红蕉方开花。知前辈虽画史亦不苟。洪作诗时,未到岭外,存中亦未知也。

8、”同此观点的有宋晁冲之(朱弁《风月堂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