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韩

在语文教学中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韩

ID:18004813

大小:2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12

在语文教学中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韩_第1页
在语文教学中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韩_第2页
在语文教学中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韩_第3页
在语文教学中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韩_第4页
在语文教学中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韩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语文教学中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让审美教育走进语文课堂中连云港赣榆县金山中心小学222115韩善明内容摘要:审美素质教育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素质教育,就是凭借教材,通过识字、阅读、作文以及课外语文活动,使儿童初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初步具有对语言、文字、文章乃至文学的审美能力。小学语文教材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审美素质教育的内容,它包括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社会生活、人物形象的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素质教育的途径主要有:钻研教材发掘美、导入情境体会美、想象意境体验美、品词品句理解美、诵读课文抒发美、 鉴赏人格塑造美、课外阅读欣赏美。关键词:语文课堂审美教育教育,是培育生命的

2、事业。语文教育,尤其是小学语文,要为学生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奠定基础。新世纪语文第一次响亮地提出:语文的基本特点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就是说语文教学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个性,塑造健全人格,弘扬人文精神。语言文学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色彩,是作者睿智见解和个性风格乃至民族文化心理与性格、民族生命意识与审美趣味的体现。这给学习者提供了广阔的思维和审美空间,与学生发展的多元价值取向天然协调,让学生在获取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陶冶性情,发展思维,在人类历史文化传承中感受人文精神,扩充文化积累,培养审美意识与能力。这

3、是一种精神培植,是个体精神经验的丰富、个性生命的成长、生命本体的活跃及文化涵养的加深。beconsistentwithinthesamedisk.Alternateunifiedcorerequirementsplacedontheterminalstripterminals,onlineidentityandensurethecoppercoreisnotexposed.6.4.6enclosurewithinthesametothecablecoreprovidesbindingintoacircle,harnesstiespacingisgeneral

4、ly100mm;branchofficesshallbebindingonbothends,eachcore只有依托语文教材中一篇篇饱含“人文”底蕴的范文,重视情感、意志、审美情趣的介入,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审美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才能体现人的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可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操。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来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呢?一、研读教材,发掘“美”要使学生从教学中获得深切的美感体验,由“知学”进入“乐学”的“欲

5、罢不能”之境,需教师从审美的角度去研究教材,处理教学内容,深入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在备课过程中,首先,教师在感知教材时,为教材中蕴含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所感动,悠然心会。然后,教师对教材中蕴含的各种美的因素细心品味,蕴涵体察,反复推敲,调动自己的审美经验,将教材中美的因素融化到教案中,再到课堂上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分享这种美。教师善于发掘这些审美教育的因素,就会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受到感染和熏陶,灵魂得到净化和升华。比如《西湖》通过文字描绘了如诗如画的意境。让学生张开艺术的

6、翅膀,运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去表现,那么它就不再是一篇美文,而是一幅秀丽的风景画,一曲悦耳的轻音乐,一首玎玲的抒情诗,甚至是清新脱俗的仙女。又如《九寨沟》,诗情画意,人间仙境;《拉萨的天空》湛蓝、透亮beconsistentwithinthesamedisk.Alternateunifiedcorerequirementsplacedontheterminalstripterminals,onlineidentityandensurethecoppercoreisnotexposed.6.4.6enclosurewithinthesametothecableco

7、reprovidesbindingintoacircle,harnesstiespacingisgenerally100mm;branchofficesshallbebindingonbothends,eachcore;《庐山云雾》瞬息万变,似云似雾;还有童话、寓言等等,无不包含着丰富的艺术、人文因素。如果我们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段,把它们变成赏心悦目的图画、或委婉或激昂的音乐……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的刺激,将有利于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入情入景。学生不仅仅得到欣赏的机会,获得审美的享受,还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揣摩作者是如何遣词造句加以描绘的,扩大了教

8、学容量,对于感知理解课文,丰富学生想象,培养创造性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