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T1383-2004苹果实蝇检疫鉴定方法.pdf

SNT1383-2004苹果实蝇检疫鉴定方法.pdf

ID:180063

大小:316.5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06-29

SNT1383-2004苹果实蝇检疫鉴定方法.pdf_第1页
SNT1383-2004苹果实蝇检疫鉴定方法.pdf_第2页
SNT1383-2004苹果实蝇检疫鉴定方法.pdf_第3页
SNT1383-2004苹果实蝇检疫鉴定方法.pdf_第4页
SNT1383-2004苹果实蝇检疫鉴定方法.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SNT1383-2004苹果实蝇检疫鉴定方法.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SN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1383-2004苹果实蝇检疫鉴定方法Methodsforquarantineandidentificationofapplemaggot[Rhagoletispomonella(Walsh)]2004-06-01发布2004-1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SN/T1383-2004.JJ云‘J-ol1吕本标准的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附录B和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

2、广东出人境检验检疫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佳教、梁广勤、杨国海、梁帆、胡学难、张志红。本标准系首次发布的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1383-2004苹果实蝇检疫鉴定方法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苹果实蝇的检疫和鉴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进口苹果实蝇寄主植物(参见附录A)及其果实时对苹果实蝇的检疫和鉴定。2原理苹果实蝇Rhagoletispomonella(Walsh),属双翅目(Diptera),实蝇科(Tephritidae)、实蝇亚科(Trypetinae),绕实蝇属(Rhagoletis),主要以幼虫随

3、被害果实作远距离传播,有时围蛹也可随果实的包装物或寄主植物所附土壤传播.苹果实蝇的形态特征、寄主植物、传播途径及生物学特性为制定检疫鉴定方法提供了依据。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额额frons头部前面,两侧以复眼为界并介于单眼三角区(在头部背缘)与触角之间的区域。32上额眶撰superiorfronto-orbitalbristles位于额区靠头顶的一对或二对撰的统称.3.下额眶撰inferiorfronto-orbitalbristle,位于额区上额眶鬃之下的数对鬃的统称.3.4后头occ

4、iput头部的整个后面.后头撰列occipitalrows在后头沿每个复眼后缘的一列鬓毛。顶撰verticalbristles位于头顶、两复眼之间,单眼三角区周围的二对异(分别称内顶案和外顶察)的统称。颊genae头部侧面,复眼以下伸展至外咽缝的区域。3.8肩且甲humeralcalli中胸盾片的前侧方略为隆出的区域。SN/T1383-20043.9背侧板脾notopleuralcalli位于肩押与翅基之间的背侧板上三角形隆起。3.10中胸背板缝mesonotalsuture中胸背板上由背侧板脚内缘至中

5、胸背板中央的一条凹线。3.11肩板撰scapularbristles位于中胸背板前缘的鬃的统称。注:实蝇分类学常见术语图示,参见附录B,4仪器、用具和试剂4.1仪器与用具体视显微镜、干燥箱、冰箱、温湿度计、量筒(50mL,500mL)、烧杯数个(大号、小号)、培养皿、小型干燥器、指形管、剪刀、解剖刀、解剖针、昆虫针(00号、四号)、载玻片、盖玻片、标签纸、三级台、三角纸、酒精灯、玻璃棉、养虫杯、养虫箱、防虫网罩(用40目纱网做衬底)、白瓷盘(大号、小号)。4.2试剂10%氢氧化钠(或10%氢氧化钾)溶液

6、、封片胶、苯酚、二甲苯、75%乙醇、丙三醇、水合三氯乙醛、阿拉伯树胶粉、蒸馏水。4.3试剂的配制4.3.110%氢叙化钠(或10%氢峨化钾)溶液的配制称取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10g,加人100mL蒸馏水,溶解后即可。4.3.2封片胶的配制称取阿拉伯树胶粉30g于烧杯中,加人50mL蒸馏水(最好是温水以加速溶解)。溶解后,加人200mL水合三氯乙醛及20mL丙三醇,置于550C-60℃的干燥箱内。一天后,用玻璃棉过滤(过滤时仍置于550C-60℃的干燥箱内进行)。4.3.3保存液的配制量取75%乙醇10

7、0mL,加人1mL丙三醇。5实验室鉴定5.1鉴定前的培养方法5.1.1卵或幼虫的培养将现场采取的卵和幼虫部分个体制成鉴定标本,其余个体继续用原寄主果实培养。具体的培养方法是:将带有卵或幼虫的寄主果实放在小号白瓷盘里,然后将小号白瓷盘放在装有自来水的大号白瓷盘内,再用防虫网罩盖住小号白瓷盘,罩的下方边缘浸没于大号白瓷盘内的水中,置于温度为220C280C,湿度为so0a^-90%的环境中培养5d--10d在样品培养过程中,感染在果实中的卵或幼虫发育至老熟幼虫时将会弹跳人大号白瓷盘的水中,易于发现。5.1.

8、2围蛹的培养取一盛有半干湿(含水量约5%)洁净细砂的养虫杯,将现场检疫收集的或室内培养得到的围蛹埋人距细砂表面3cm-5cm处(若是老熟幼虫则可直接将其置于细砂表面,幼虫将钻人砂中化蛹),然后置于养虫箱中培养,待成虫羽化。培养环境温度为22'C~280C,湿度为50%^90%,培养过程中注意保湿。SN/T1383-20045.1.3初羽化成虫的饲养成虫羽化后,悬挂相应寄主果实切片于养虫箱内供其取食,待成虫斑纹的色泽和大小稳定后(约需5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