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高职学生文明素质教育的理性思考

浅谈对高职学生文明素质教育的理性思考

ID:18041073

大小:19.9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13

浅谈对高职学生文明素质教育的理性思考_第1页
浅谈对高职学生文明素质教育的理性思考_第2页
浅谈对高职学生文明素质教育的理性思考_第3页
浅谈对高职学生文明素质教育的理性思考_第4页
浅谈对高职学生文明素质教育的理性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对高职学生文明素质教育的理性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对高职学生文明素质教育的理性思考论文关键词:高职学生;文明素质;教育对策  论文摘要:文明素质是高职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面对社会转型过程中高职学生文明素质滑坡的现象,高职院校必须正视现状,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提升学生的文明素质,为社会输送合格的高技术人才。  高校是社会精神文明创建的传播源,大学生是社会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主要承载者,大学生文明素质的高低必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小康和谐社会的建设。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类型,其教育模式和教育主题都具有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殊性,面对社会转型过程中高职学生文明素质

2、滑坡的新问题,如何培养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高等技术专门人才,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1 目前高职学生文明素质现状  高职学生文明素质状况总体上处于一个比较好的水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但不容否认,随着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成分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以及高校扩招后高职院校在校生规模的急剧增加,高职学生文明素质的缺失和不足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  1.1学习动机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高职院校生源一般是达不到普通高校录取线的学生,文化基础差,学习困难较大,厌学情绪严重;部分基础较好的学

3、生考入高职院校后,始终笼罩在心理失落的阴影中,对所处现状不满,对前途悲观失望,对自身缺乏信心,失去学习动力,自暴自弃,得过且过。迟到、旷课、上课不听讲、作业不完成、考试作弊等现象比较突出。  1.2人文修养不足,基础文明缺失部分学生忽视思想道德修养,我行我素,缺乏文明礼仪和公共道德的基本常识。坐车抢座位,就餐挤位置,教室内接听手机、高声喧哗,人际交往中语言粗俗、行为不雅,公共场所言行粗鲁、乱扔垃圾、奇装异服,男女交往过分亲昵、举止不雅等行为随处可见。  1.3价值取向扭曲,功利色彩浓厚理想与现实的偏差,使部分高职学生形成了错误的价值取向,出现了认识上的

4、扭曲和人格上的失落,功利思想滋长,只讲索取,不讲奉献,不体谅父母的艰辛,不懂得勤俭节约,生活上追求“高品位”、高消费,吃喝玩乐,穿名牌服装,吸高档香烟,把讲虚荣、摆阔气作为个人价值的体现。  1.4法纪观念淡薄,精神生活贫乏部分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对学校管理抵触隋绪大,逆反心理强,无视学院管理规定,自由散漫。就寝不归宿、校外彻夜上网、猜拳酗酒、打架斗殴、校园乱涂乱画、不参加有益集体活动等现象时有发生。  1.5个性心理品质不成熟部分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从小在父母创造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中成长,自私自利,唯我独尊,集体生活中常因小事发生摩擦,斤斤计较,不懂

5、得宽容别人,不关心集体和他人,缺乏爱心和感恩情怀。  2 高职学生文明素质下滑的原因  2.1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社会环境对高职学生文明素质的影响是多方面、多渠道的。一是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各种物质的、金钱的、精神的、文化的诱惑较多,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伦理观念和思想意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实生活中一些消极的、落后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现象渗透到校园,使心理和认识判断能力还未完全成熟的高职学生无所适从,部分学生丧失了原有的生活原则,盲目地接受和模仿各种不文明的言行和生活观念,造成校园学生不文明行为的出现;二是不健康网页和大众传媒中不健康节目的误导,使校园学生

6、不文明行为得以蔓延;三是校园周边环境的恶化,为学生不文明行为提供了滋生的温床;四是因兴趣、爱好聚集到一起的学生群体,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即所谓“近墨者黑”,导致一些不文明现象在学生中流行。  2.2家庭、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家长是学生的启蒙老师。高职学生之所以学习基础与文明素质较差,与家庭教育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一是家庭成员对孩子的百般宠爱是导致孩子养成许多不良习惯的关键因素;二是家庭成员不合,父母离异,造成孩子心理自卑,性格孤僻,逆反心理增强,是导致孩子认识扭曲言行失范的主要原因;三是家庭成员不良的嗜好和行为习惯对孩子言传身

7、教、潜移默化的影响;四是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或经商,忽视和放松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使孩子在完全自由的空间中形成了许多不良习惯。  其次,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教育注重升学率,往往忽视了德育美育和心理品质的培养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而目前的高职院校大多处于建设发展的时期,学校的师资力量、校园环境、教学活动场所、校园文化氛围、教育管理体系等软硬件条件,还不能完全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三育人”工作中,部分教师存在“重教书轻育人”的观念,不注重仪表端庄和言谈举止的文明,不能以身示范,对学生不文明现象熟视无睹,听之任之;学生辅导员多为聘用的刚毕业的大学

8、生,政治素养、教育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还不完全成熟,缺少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和学生工作的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