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在北方 (作业副本)

昆曲在北方 (作业副本)

ID:1806216

大小:3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13

昆曲在北方 (作业副本)_第1页
昆曲在北方 (作业副本)_第2页
昆曲在北方 (作业副本)_第3页
昆曲在北方 (作业副本)_第4页
昆曲在北方 (作业副本)_第5页
资源描述:

《昆曲在北方 (作业副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昆曲在北方在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八集纪录片《昆曲六百年》中,主创人员将第二集命名为“迤逦之声起江南”,这包含了昆曲在中国戏曲艺术中最引人注目的两大特点:其一是悠扬迤逦、精雕细琢的水磨腔;其二便是起自江南,流播全国的传播特点。然而这其中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便是,起于江南、看似并不合于北方人性格的昆曲,却在北方广泛流传并形成了很大的市场。在这个过程中,昆曲保持了它的特色,也做了很多改变。昆曲起始于南方,以魏良辅创昆山腔并上演《浣纱记》为标志。昆腔创生后便迅速兴盛于南方,不久便传到了北方。昆曲是明代前中期由士大夫带进

2、北京的,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一)“禁中演戏”条记载道:“至今上始设诸剧于玉熙宫(今北海西侧之文津街),以习外戏,如弋阳、海盐、昆山诸家俱有之,其人员以三百为率。”,可见那万历年间昆山腔已经进入北京并得到了上流社会的认可。那时的四大声腔中,昆山腔创制最晚,但却集合了众家之长,曲词优雅,唱腔婉转,文人画气息颇为浓厚,在上流社会中甚是流行。明末清初之时,随着社会动荡,昆曲在全国范围内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它的故乡江南在经受了“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等巨大灾难后早已变成废墟一片,四处荒芜。而在北方,国家初

3、定之时正当励精图治,故顺治,严禁筵宴馈送,“相知聚会,止清席,用单车矣”。这样一来,昆曲的演出明显减少。但不可否认的是,昆曲在清兵入关之前便已传到了关外,满族的某些上流社会中的人是便已对这种戏曲形式甚是喜欢。这种爱好,,从张煌言《建州宫词》第六首可见一斑:十部梨园奏上方,穹庐天子亦登场。缠头定惜千金费,学得吴歔醉一觞。而到了康乾盛世,政局稳定之后,统治者便不再掩饰自己对于昆曲的喜爱了。康熙朝设南府,乾隆七年设乐部,又从江南调来优秀的伶人当差,教习演习,称为“外学”。值得注意的是,那时皇家演出很少邀请江南的

4、优秀伶人上台,而是自己教习演员。这些演员大概是北方昆曲的第一批专业演员。懋勤殿旧藏“圣祖谕旨”档案中,仍有关于教习昆曲的史料:“昆山腔,当勉声依脉,律和声察,板眼明出,调分南北,宫商不相混乱,丝竹与曲律相合而为一家,手足与举止睛转而成自然,可称梨园之美何如也。”由此可见,康熙对于昆曲甚是喜欢也甚是讲究,而他对于昆曲的要求,与今天对于专业演员的要求并无太大差别。而到了咸丰年间,升平署兴起,北方的戏曲格局在一次进入了“群雄逐鹿”的形势。升平署里,昆山腔和包括皮簧腔(也就是后来的京剧)、弋阳腔、和各种乱弹在内的

5、花部频繁争胜,昆曲作为“盛世元音”的曲坛老大地位已是不保,而花部则逐渐占了上风,昆曲在北方也必须作一些改变。其实,流播北方地区的昆曲,早在明代时便采取了昆、弋合演的方式,谓之“昆弋大戏”。到了清初,昆、弋合演的戏班、剧目大量出现。由于接受了弋腔的沁润,加上北方语音的影响,北京的昆曲渐渐呈现出与南方昆曲不同的韵味和风貌。因此,北方昆曲大多依中州音韵,既不“南音北唱”,也不“乡音无改”,因而也不会像南方昆曲那样侬软,而是形成了柔中带刚的风格。而到了清末及民国初年,北方昆曲则正式定型。这与一大批的序曲理论学者与

6、演员密不可分。其中最突出的代表便是吴梅与梅兰芳。吴梅,1884——1939,戏曲理论家和教育家,诗词曲作家。字瞿安,号霜臣,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吴梅一生致力于戏曲及其他声律研究和教学。主要著作有《顾曲麈谈》、《曲学通论》、《中国戏曲概论》、《元剧研究》、《南北词谱》等。又作有传奇、杂剧十二种。培养了大量学有所成的戏曲研究家和教育家。他曾在蔡元培的邀请下在北大开设戏曲课程,教授中国戏曲概论。他也与诸多北方昆曲名家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他在北昆演员中收徒执教,与北京资深曲家彼此交好,既将南昆正宗的叶(堂)派

7、唱法传授给年轻而有前途的表演艺术家,又与曲家曲友共同推动了北方曲社和昆曲文化的建立和传播,挽狂澜于即倒,振衰微为风雅,化理论于实践,寄希望于青年,这样的文化功绩和艺术贡献,在当时的学者中确乎是无人可及的。而在理论方面,他的《顾曲麈谈》、《曲学通论》、《南北词简谱》等专著,在前人研究成果和自己艺术实践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制、谱、唱、演的艺术规律。尤其是在《顾曲麈谈》中从五音、四呼、四声、出字、收声、归韵、曲情七个方面讲述具体昆曲的唱法和作法,十分高妙。梅兰芳是人尽皆知的京剧大师,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他

8、学的第一出戏却不是京剧,而是昆曲《战蒲关》。早年对于昆曲的学习对于日后梅兰芳对于京剧的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晚年梅兰芳在《舞台生活四十年》中这样总结:昆曲手脚并用,唱腔讲究,舞蹈比京剧更加讲究程式规范,动作也更复杂。因而学完了昆曲再学京剧便会举重若轻,十分顺利了。后日,梅兰芳在演艺中期排演了一大批载歌载舞的京剧,从而彻底改变了观众们的审美方式,其中便有不少是从昆曲中借鉴得来的。同时,在京剧改革的同时,梅兰芳也排演了一系列的昆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