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在高校的传承途径探讨.pdf

昆曲在高校的传承途径探讨.pdf

ID:55320866

大小:101.74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5-14

昆曲在高校的传承途径探讨.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昆曲在高校的传承途径探讨.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园lXUEYUAN2014年第31期昆曲在高校的传承途径探讨龚瑛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学院【摘要】本文从一些高校的具体案例出发,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在高校的传承途径。【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传承途径探讨【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1—0064—01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百戏及“师生与演员和老一辈艺术家之间的互动交流”有效地整之师”,是中国传统戏曲中历史最古老、艺术成就最高的剧合到一起,并借助网络开辟出一条融音频、视频、文字、图种,距今已有六百年的传承历史。昆曲有一套完整的表演体

2、片于一体的数字化传播途径,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传承体系,系,至今仍然没有哪个剧种可以超越。昆曲演唱对发声用气、充分展现了传统音乐文化类公选课强劲的发展势头。口法、润腔都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很多剧种都是在昆曲的2.重视校内音乐社团建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01年中国昆曲以第一名的佳绩入选校内艺术社团在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实践中,扮联合国首批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白先勇先生认为,台湾社会文化生活一高校具有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中浓郁的昆曲氛围与高校昆曲社有着直接关系。20世纪50众所周知,民间音乐的传承大多是民间自发性的世代传年代至9

3、0年代,台湾地区的昆曲观众日益呈现老龄化趋势。承,或家族传承,或师徒传承。昆曲也不例外,口传心授是昆90年代初,台湾大学昆曲社组织人员赴江苏、无锡、上海曲传统的传承方式,每一个节拍、每一个腔韵都需要老师的一等地观摩昆曲演出,回台湾后制订了“昆曲传习计划”,不对一教导,这对昆曲的传承、发展是不利的。而代表着先进文仅自办昆曲传习班,而且频频邀请大陆知名昆曲演员赴台湾化发展的当代高校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是具有优势的。高校演出。这些教学及演出活动,使得台湾在校大学生普遍第一,高校是高级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受过高等教育喜爱上了昆曲艺术,在毕业后仍然保持欣赏昆曲的习惯

4、。而的他们具有强烈的文化意识、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对文化价且在高校“昆曲传习计划”的带动下,如台北昆剧团、幽兰值的判断力。乐坊、兰庭昆剧团、台北昆曲研习社等昆曲艺术团体也相继第二,学者、学术机构、科研团队都是高校宝贵的学术成立,进一步带动了昆曲艺术的普及。资源,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是高校的学术优3.走出去,请进来势。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些学术优势可以提升非物质文化遗在数字化时代,随着数码录音、摄像设备的普及以及网产传承、保护工作的研究水平,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络技术的发展,高校可利用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教学环节,带护事业的发展。领学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5、的“田野工作”。通过笔记、录第三,在校大学生则是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音、拍摄等手段进行采风活动,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民族音乐力军,是未来社会发展和建设的核心力量。对他们进行有关学田野工作的原理与规程,而且培养学生树立起重视田野调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传统文化教育,培养他们的民族文化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识,培养学生从文化角度认同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中华传统文化后继有人。来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习惯。学生在日后从事非物质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传承途径文化遗产的保护、整理乃至教学工作时,就会自觉地从文化1.强化音乐类公选课建设生态及文化

6、精神的高度,来系统性地处理相关的工作流程。高校的音乐类公选课是面向非音乐专业学生开设的普三结论与展望及型课程,施教面广。然而,长期以来,无论是任课教师还近年来中国两岸高校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是学生,对于此类课程的重视程度都是有所欠缺的。虽然有方面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与途径,同时也取得了一些些高校开设了一些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关的课程,但由可喜的成绩。然而,在成绩背后,我们应更多地看到不足。目于缺乏专职的老师,课程还处于各位老师的自我开发状态,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传承、保护方面呈现“冷热不均”学生的兴趣也不大,理想与现实又存在着差距。的状态

7、:昆曲、古琴等世界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较“热”2009年,在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倡议下,启动了“北而众多地方性音乐遗产的教育偏“冷”;一些名校的非物质文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并于翌年3月开始举办经典昆曲欣化遗产教育较“热”,而众多普通、地方高校的非物质文化遗赏公选课。由于自2004年以来,白先勇亲自打造的“青春产教育偏“冷”;经济发达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较“热”,版《牡丹亭’曾数度赴北京大学演出,博得师生的一致好而其他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偏“冷”。面对这种局面,评。故经典昆曲欣赏公选课自开办当日起,即呈现出盛况空我们要在借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更多

8、的方法和途径,前的“气象”,被誉为“史上最火爆公选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