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拖拉机发动机复习要点

汽车拖拉机发动机复习要点

ID:1811965

大小:10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1-13

汽车拖拉机发动机复习要点_第1页
汽车拖拉机发动机复习要点_第2页
汽车拖拉机发动机复习要点_第3页
汽车拖拉机发动机复习要点_第4页
汽车拖拉机发动机复习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汽车拖拉机发动机复习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复习第一章一、发动机性能包括:经济性、动力性、环保性、工艺性、可靠性、耐久性、维修性1、理论循环:三种基本循环:假设(理想气体、封闭循环、绝热封闭、定容放热)定容——汽油机定压——柴油机混合——低速大型柴油机2、三种循环:定容加热循环、定压加热循环、混合加热循环3、循环热效率:定容:e®ht定压:(1)e为定值r®ht¯(2)r为定值e®ht混合:(1)e为定值l®ht;r®ht¯。(2)e®ht;3、三种循环的比较e相同:Q2P>Q2M>Q2V,htV>htm>htP最高压力相同:Q2V>Q2M>Q2P,htP>htm>htV二、实际循环:四个行程(进气、压缩、做功、排

2、气)五个热力过程(进气、压缩、燃烧、膨胀、排气)了解各过程的工作特点。三、指示指标(平均指示压力、功率、热效率、油耗)四、有效指标1、动力性(了解发动机的损失,造成有效指标低于指示指标)有效功率、扭矩、平均有效压力、转速与活塞平均速度;2、经济性指标:热效率、油耗率3、强化指标:升功率、强化系数。4、环境指标:排放、噪声。五、机械效率:概念、汽油机0.7~0.9柴油机0.7~0.85测定方法:倒拖、灭缸、油耗线延长、示功图法,了解各种方法的特点与适应范围。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1、发动机的结构(气缸直径与行程、活塞组件、曲轴与配气机构)、2、转速、3】、负荷、4、工作条件(

3、水温、油温)、5、附件等。六、热平衡热损失:工质(气体泄漏、不是理想气体、比热不定、成分变化)换气损失(提前排气、强制排气、强制进气)传热损失(不是绝热过程)、燃烧损失。热平衡:了解热量的分配。第二章换气过程一、换气过程:排气门开启——进气门关闭1、要求:1)尽可能排尽废气,尽可能多地充入新气,即充气效率高;2)换气损失小;3)适应发动机工况变化;4)要组织气缸内气流运动。2、特点:1、时间短,速度快;  2、和混合气形成过程相关联;  3、受到空间和结构的限制。3、换气过程的阶段划分四行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包括从排气门开启到进气门关闭的整个时期,约占410º~480º曲轴

4、转角。排气分为自由排气强制排期阶段。4、换气过程几个阶段的特点根据流动速度,气体流动分为三种情况:1)超音速流动(超临界状态)2)音速流动(临界状态)3)亚音速流动(亚临界状态)5、气门重叠角进、排气门同时开启时对应的曲轴转角。气门重叠的作用在气门重叠时期,进气管、气缸、排气管互相连通,可以利用气流的压差、惯性或进、排气管压力波的帮助,达到(1)清除残余废气,增加进气量;(2)降低高温零件的温度。6、配气相位定义:一、进、排气门的角度及其相对与上、下止点的关系,称为配气相位。排气门早开(1)加快排气(2)排气功减小排气门晚闭,惯性排气。进气门早开(1)增加截面(2)可以扫

5、气进气门晚闭,惯性进气。二、换气损失由排气损失和进气损失两部分组成。排气损失包括自由排气损失和强制排气损失减少排气损失的主要措施是:1、减小排气系统阻力和排气门处的流动损失。2、减少进气损失的主要措施是减小进气系统阻力和进气门处的流动损失。三、四行程发动机的充气效率1、充气效率的定义:充气效率是实际进入气缸的新鲜工质质量与进气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新鲜工质质量的比值2、充气效率hv的影响因素:1)进气系统阻力△pa越低,pa越高,充气效率hv越高。2)进气终了温度Ta越高,充气效率hμ越低。3)残余废气系数增加,充气效率hμ降低。4)配气定时因进气门迟闭,进气终了压力p

6、a和气缸的实际充量却可能因气流惯性提高,使充气效率hμ有所增加。配气定时应考虑ξpa具有最大值5压缩比压缩比ε对充气效率hμ影响不大,提高压缩比ε,充气效率hv略微提高6)大气状态只影响实际进气量,对充气效率hμ影响不大。3、工况对充气效率hμ的影响1)n转速增加,新鲜工质被加热时间短,传热量少,Ta下降,对充气效率hμ减小有补偿作用。2)负荷对汽油机,负荷减小,节气门关小,节流损失增加,pa降低,充气效率hμ减小。对柴油机,负荷调节方式为“质调节”,没有节气门,负荷变化与节流损失关系不大,pa基本不变,在不考虑负荷增加引起Ta升高的前提下,充气效率hμ也不变。实际上,所

7、有发动机都会因为负荷增加使得Ta升高,导致充气效率hμ下降4、提高充气效率hv的措施,主要是减少进气系统和排气系统的流动阻力。减少进、排气系统阻力的方法:1)减小气门处的流动损失:增大气门直径、减小头部锥角、多气门、增大升程、延长气门开启时间,降低进气门处的流动速度2)减小气道和气管的流动损失,尽量采用直的气管和气道、排气管气道和气管的流动阻力与管道的流通截面、内表面粗糙度、几何形状和气流速度有关。气道和气管应有足够的流通面积,一定的表面光洁程度,避免转弯及截面突变。3)减小换气系统附件的流动损失4)改进换气过程的另一重要方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