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中学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地理)

浙江省温州中学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地理)

ID:18163587

大小:31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14

浙江省温州中学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地理)_第1页
浙江省温州中学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地理)_第2页
浙江省温州中学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地理)_第3页
浙江省温州中学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地理)_第4页
浙江省温州中学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地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温州中学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地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温州中学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北京时间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撞击月面,完成1~2题。1.若图表示全球今日与昨日范围的比例正好是1:3(阴影表示今日,空白部分表示昨天),则北京时间为A.0时B.2时C.16时D.18时2.若图中圆表示某纬线上夜长与昼长比例正好是1:3(阴影部分表示夜长),且为该地夜最短的一天,则该纬度大陆西岸气候特征A.高温多雨B.高温少雨C.温和湿润D.温和少雨图2为“澳大利亚大陆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等值线分布

2、图”,完成3~5题。图23.各地年均每日日照时数均不足12小时的首要影响因素是A.植被B.地形C.洋流D.纬度4.与图中a、b、c三点日照时数的大小关系相符是A.a>b>cB.b>a>cC.a=b>cD.a=c

3、CD乙图36.关于甲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北半球,PQ为昏线B.位于南半球,PQ为晨线C.PQ间的实际距离约为20KmD.图中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小7.关于河流EF段、CD段的说法,正确的是A.EF段流向为由北向南,CD段河水补给潜水B.EF段流向为由北向南,CD段河水潜水补给河水C.EF段流向为由南向北,CD段河水潜水补给河水D.EF段流向为由南向北,CD段河水补给潜水8.比较a、b、c、d的数值大小A.a>b>c>dB.ac>b>d图4读图4,完成9~10题。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A.A地形属于背斜山B.B地形是岩浆活动的结果C.甲地形属于断块山D.乙地形属于地垒山10.据图示信息可判断A.A地区储存地下水的地质条件好B.B地区储存石油的地质条件好C.①处比②处更不易被侵蚀D.③处可能为花岗岩,④处可能为安山岩图5为四个气象观测站所记录的气象资料,图中符号表示各站每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完成11~13题。图511.图中四个观测站年降水量最小的A.甲B.乙C.丙D.丁12.乙观测站的气候类型可能为A.温带大陆性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13.丁观测站所在地山上终年有积雪,雪线高

5、度可能A.1500米B.2000米C.3200米D.4500米读45°S附近某地区的相关数据,其中①④处为海洋,②③处为陆地,80°、60°为当地经度。读图完成14~16题。14.①处所属的大洋与板块的名称分别是A.太平洋、太平洋板块B.太平洋、南极洲板块C.印度洋、印度洋板块D.大西洋、美洲板块15.②处向北反映的自然带地域分异现象是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分异图616.③处自然植被类型可能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温带荒漠草原C.温带针叶阔叶混

6、交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下图中的圆表示某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等值线,O点为极值点,据此回答17~18题。PQMNOKH17.若图中圆为等压线,PK、QH表示大气的水平运动方向A.图示区域中心地区以下沉气流为主B.该天气系统在夏秋出现称为副高C.该天气系统控制一定寒冷干燥D.图示区域中心地区以上升气流为主18.若圆表示赤道,O点为北极点,PQ线两侧日期不同A.图中P点的经度为180°,Q点的经度为0°B.由P到N走最近距离方向是先东北再东南C.图中M、N为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点D.此时北京时间为新一天的20时图7读图8,完成19

7、~20题。图819.一艘油轮在图中L2洋流的位置发生漏油事故,以下哪个地区将可能受到影响:A.悉尼沿岸B.马达加斯加岛沿岸C.布宜诺斯艾利斯沿岸D.澳大利亚西海岸20.假如L1、L2洋流流向相同,则A.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B.北京昼长夜短C.夏威夷高压强盛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弯曲2009年9月28日,甬台温、温福铁路客运专线投入运营。标志着温州已成为铁路枢纽城市。据此,回答21题21.影响甬台温、温福铁路建设的决定因素是A.自然因素B.社会经济因素C.科技因素D.国防因素22.图9反映了格陵兰地区冰层和大气降水中铅浓度

8、的变化,可以推断图10A.约1750年开始,此地区风化作用增强了B.自然因素是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C.约1970年之后降水中铅浓度大幅下降,可能同禁止含铅汽油使用有关D.1750年以前,低浓度的铅含量暗示了此地区较弱的风化作用图9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二、综合题(本题有4小题,共56分。)2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