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改制考_康有为

孔子改制考_康有为

ID:18166149

大小:1.93 MB

页数:125页

时间:2018-09-15

孔子改制考_康有为_第1页
孔子改制考_康有为_第2页
孔子改制考_康有为_第3页
孔子改制考_康有为_第4页
孔子改制考_康有为_第5页
资源描述:

《孔子改制考_康有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康有為:孔子改制考敘孔子卒後二千三百七十六年,康有為讀其遺言,淵淵然思,淒淒然悲,曰:嗟夫!使我不得見太平之治,被大同之樂者,何哉?使我中國二千年,方萬里之地,四萬萬神明之裔,不得見太平之治,被大同之樂者,何哉?使大地不早見太平之治,逢大同之樂者,何哉?天既哀大地生人之多艱,黑帝乃降精而救民患,為神明,為聖王,為萬世作師,為萬民作保,為大地教主。生於亂世,乃據亂世而立三世之法,而垂精太平。乃因其所生之國,而立三世之義,而注意於大地遠近、大小若一之大一統。乃立元以統天,以天為仁,以神氣流形而教庶物,以不忍心而為仁政。合鬼神山川、公侯庶人、昆蟲草木一統於其教,而先愛其圓顱方趾之同類,改除亂世勇亂戰

2、爭角力之法,而立《春秋》新王行仁之制。其道本神明,配天地,育萬物,澤萬世,明本數,系末度,小大精粗,六通四辟,無乎不在。此制乎,不過於元中立諸天,於一天中立地,于一地中立世,于一世中隨時立法,務在行仁,憂民憂,以除民患而已。《易》之言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詩》、《書》、《禮》、《樂》、《易》、《春秋》,為其書,口傳七十子後學為其言。此制乎,不過其夏葛冬裘,隨時救民之言而已。若夫聖人之意,窈矣!深矣!博矣!大矣!世運既變,治道斯移,則始於粗糲,終於精微。教化大行,家給人足。無怨望忿怒之患,強弱之難。無殘賊妒疾之人。民修德而美好,被發銜哺而遊,毒蛇不螫,猛獸不搏,扺蟲不觸。朱草生,醴泉出,鳳凰

3、麒麟游於郊陬。囹圄空虛,畫衣裳而民不犯。則斯制也,利用發蒙,聲色之以化民,末也!夫兩漢君臣儒生,尊從《春秋》撥亂之制,而雜以霸術,猶未盡行也。聖制萌芽,新歆遽出,偽《左》盛行,古文纂亂。於是削移孔子之經而為周公,降孔子之聖王而為先師;《公羊》之學廢,改制之義湮,三世之說微;太平之治,大同之樂,暗而不明,鬱而不發。我華我夏,雜以魏晉隋唐佛老詞章之學,亂以氐羌、突厥、契丹、蒙古之風,非惟不識太平,並求漢人撥亂之義,亦乖剌而不可得。而中國之民遂二千年被暴主夷狄之酷政,耗矣。哀哉!朱子生於大統絕學之後,揭鼓揚旗而發明之。多言義,而寡言仁;知省身救過,而少救民患;蔽於據亂之說,而不知太平大同之義。雜以佛

4、老,其道觳苦。所以為治教者,亦僅如東周、劉蜀、蕭察之偏安而已。大昏也,博夜也,冥冥汶汶,雺霧雰,重重錮昏,皎日墜淵。萬百億千縫掖俊民,跂跂脈脈而望,篝燈而求明,囊螢而自珍,然卒不聞孔子天地之全,太平之治,大同之樂。悲夫!天哀生民,默牖其明,白日流光,煥炳瑩晶。予小子夢執禮器而西行,乃睹此廣樂鈞天,複見宗廟百官之美富。門戶既得,乃掃荊榛而開塗徑,撥雲霧而覽日月,非複人間世矣。不敢隱匿大道,乃及閘人數輩,朝夕鉤撣,八年於茲。刪除繁蕪,就成簡要,為《改制考》三十卷。同邑陳千秋禮吉、曹泰箸偉,雅才好博,好學深思,編檢尤勞,墓草已宿。然使大地大同太平之治可見,其亦不負二三子鉛槧之勞也夫!嗟夫!見大同太平

5、之治也,猶孔子之生也。《孔子改制考》成書,去孔子之生二千四百四十九年也。光緒二十四年正月元日,南海康有為廣廈記孔子改制考/卷01○上古茫昧無稽考(人生六七齡以前,事蹟茫昧,不可得記也;開國之始,方略缺如,不可得詳也。況太古開闢,為萌為芽,漫漫長夜,舟車不通,書契難削,疇能稽哉?大地人道皆蓲敷於洪水後。然印度婆羅門前,歐西希臘前,亦已茫然。豈特秘魯之舊劫,墨洲之古事,黯芴渺昧,不可識耶?吾中國號稱古名國,文明最先矣,然六經以前,無複書記。夏、殷無征,周籍已去,共和以前,不可年識。秦漢以後,乃得詳記,而譙周、蘇轍、胡宏、羅泌之流,乃敢於考古,實其荒誕,崔東壁乃為《考信錄》以傳信之,豈不謬哉?夫三代

6、文教之盛,實由孔子推託之故,故得一孔子而日月光華,山川焜耀。然夷考舊文,實猶茫昧,雖有美盛,不盡可考焉。)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論語·八佾》)子曰:吾說夏禮,杞不足征也。吾學殷禮,有宋存焉。吾學周禮,今用之,吾從周。(《禮記·中庸》)子曰:我欲觀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時焉。我欲觀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幹》焉。(《禮記·禮運》)(杞宋無征,說凡三見,且著於《論語》、《中庸》,引於《史記·世家》、《白虎通》,並非僻書。則孔子時夏殷之道,夏殷之禮,不可得考,至明。孔子謂足,則吾能征之,則二代之不足

7、,孔子之不征,可征者僅有夏時,《坤》、《幹》二書,自此外皆無存。此可為夏殷禮制全亡無征之據。)北宮問曰:周室班爵祿也,如之何?孟子曰:其詳不可得聞也。諸侯惡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孟子·萬章》)《詩》雲: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惟助為有公田。由此觀之,雖周亦助也。(《孟子·滕文》)(北宮錡在周時能來問學,必是士大夫。本朝班爵祿,最粗淺之事,無人不知。即無《大周會典》,亦有《縉紳》可考,且亦耳目習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