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清代春秋左传学研究》

评《清代春秋左传学研究》

ID:18233713

大小:318.7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15

评《清代春秋左传学研究》_第1页
评《清代春秋左传学研究》_第2页
评《清代春秋左传学研究》_第3页
评《清代春秋左传学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评《清代春秋左传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2010年8月第8卷第3期总29期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malofBeⅢngUnionUnive鹅ity(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8)Aug.20lOV01.8No.3SumNo.29评《清代春秋左传学研究》刘跃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100086)[中图分类号]K225.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_4917【2010)03—0126旬3罗军凤著《清代春秋左传学研究》已由人民出版社于20lO年5月出版。这个选题很难,实际牵涉到两个重大的学术领域:一是《

2、左传》本身,包括其成书年代、作者、流传、性质等问题,是一个纵向的学术史研究;二是清代的学术背景,所涉及的问题又远远超出学术范围,学术参杂着政治,中外文化又融汇其间,是一个横向的断代学术研究。如此错综复杂的问题,如果视角偏失、方法欠当,一旦涉人,恰如《左传·隐公四年》所说:“犹治丝而棼之也。”根据刘向《别录》(《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序疏》引)、《汉书·儒林传》以及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注解传述人》的记述,左丘明作《传》,传授给曾申,曾申又传给卫人吴起,吴起传其子吴期,吴期传楚人铎椒。铎椒作《铎氏微》8卷,授虞卿。虞卿作《抄撮》9卷。据

3、《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载,铎椒乃楚威王时人,楚威王元年为公元前339年,末年为公元前329年,《铎氏微》当作于这11年间。《战国策·楚策四》说“虞卿谓春申君日:‘臣闻之《春秋》:于安思危,危则虑安。”’就是《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有备无患”的引意。虞卿的生活年代在公元前305至235年之间,也就是说,公元前300年左右,《左传》已在世间流传。虞卿又将《左传》传授给同郡苟卿,苟卿传给西汉初年的张苍。进入两汉以后,《左传》传授的线索多有文献记载,比较清晰。可以略而不论。《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称:“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

4、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同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又提到:“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在司马迁看来,《左传》《国语》为左丘明所著,唐人赵匡等人否定此说。宋人以下,叶适《春秋考》卷3、郑樵<六经奥论》卷4、朱熹《朱子语类》卷8等都以左氏为六国时楚人,与孔子时代的左丘明并非一人。但诸如《左传》的作者这类问题在当时并没有引起特别的争论,至清代中叶刘逢禄《左氏春秋考证》书出,这一问题却被放置在风口浪尖,成了改变《左传》命运的导火索,从此,《左传》的作者、年代、真伪、性质等,都成了问题且引起轩然

5、大波。刘逢禄《左氏春秋考证》提出:第一,《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因为《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只有鲁君子左丘明作“《左氏春秋》”的话,无所谓《左氏传》:“《左氏春秋》,犹《晏子春秋》《吕氏春秋》也。直称《春秋》,太史公所据旧名也”的表述。第二,《左传》体例与《国语》相似。第三,利用《汉书》,对《左传》的传授系统进行了辨驳:“《张苍传》日‘著书十八篇,言阴阳律术事’而已,不闻修《左氏传》也。⋯⋯《贾生传》日‘能诵诗书属文’,颇通诸家之书而已,亦未闻其修《左氏传》也。⋯⋯其所著述,存者五十八篇,皆与《左氏》不合。⋯⋯《张敞传》日‘本

6、治《春秋》,以经术自辅其政’,其所陈说以‘《春秋》讥世卿’最甚,‘君母下堂则从傅母’,皆《公羊》义。⋯⋯《萧望之传》日‘治《齐诗》’,日‘从夏侯胜问《论语》、礼服’。其雨雹对以‘季氏专权,卒逐昭公。’伐匈奴对以‘大士匀之不伐丧’,亦《公羊》义。⋯⋯未闻引《左氏》也。”康有为著《新学伪经考》并赞同其说。他认为不仅《春秋左氏传》是冒名的,就是《左氏春秋》这个名称也是假的。至于和《国语》关系,康有为《新学伪经考·汉书艺文志辨伪》说:“《国语》仅一书而《志》以为二种,可异一也。其一,‘二十一篇’,即今传本也,其一,刘向所分之‘《新国语:

7、》五十四篇’;同一《国语》,何篇数相去数倍?可异二也。刘向之书皆传于后汉,而五十四篇之《新国语>,后【收稿日期】2010一05一06【作者简介】刘跃进(1958一),男,吉林白城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古典文献学。万方数据第8卷第3期刘跃进:评<清代春秋左传学研究’127汉人无及之者,可异三也。盖五十四篇者,左丘明之原本也;歆既分其大半凡三十篇以为<春秋传>,于是留其残剩,掇拾杂书,加以附益,而为今本之<国语>,故仅得二十一篇也。考今本《国语>《周语》《晋语》《郑语》多春秋前事;《鲁语》则

8、大半敬姜一妇人语;《齐语》则全取《管子·小匡篇》;<吴语》《越语》笔墨不同,不知掇自何书;然则其为《左传》之残余而歆补缀为之至明。”<新学伪经考》出版于1891年,当时今文经学家崔适推崇备至,以为“字字精确,自汉以来未有能及之者。”后著《史记探源》《春秋复始》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