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农村研究毕业论文 中国农村发展的中长期前景及目前的对策——兼论乡村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二)

社会学农村研究毕业论文 中国农村发展的中长期前景及目前的对策——兼论乡村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二)

ID:1826392

大小:46.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7-11-13

社会学农村研究毕业论文 中国农村发展的中长期前景及目前的对策——兼论乡村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二)_第1页
社会学农村研究毕业论文 中国农村发展的中长期前景及目前的对策——兼论乡村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二)_第2页
社会学农村研究毕业论文 中国农村发展的中长期前景及目前的对策——兼论乡村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二)_第3页
社会学农村研究毕业论文 中国农村发展的中长期前景及目前的对策——兼论乡村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二)_第4页
社会学农村研究毕业论文 中国农村发展的中长期前景及目前的对策——兼论乡村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学农村研究毕业论文 中国农村发展的中长期前景及目前的对策——兼论乡村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社会学农村研究论文题目:中国农村发展的中长期前景及目前的对策——兼论乡村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二)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三、如何估算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待写)四、如何估算农民目前的福利及他们生活的现状中国未来五十年将持续有8亿左右人口生活在农村,在农村完成劳动力的再生产。因此,考察农民目前生活的现状,他们如何完成劳动力再生产过程,他们的福利如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地,我们从三个方面对当前农民的福利及其生活现状作一估算。1.经济方面虽然李昌平说“农村真苦,农民真穷,农业真危险

2、”,目前中国绝大多数农村农民的经济状况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在衣、食、住方面,均处于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如果现在我们仍然说农村有问题的话,我们必须明确,今天的农民问题与中国历史上的农民问题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就是今天的中国农村问题是在温饱大体解决,绝大多数农民生存并不存在问题情况下的农民问题,今天的农民问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和发达传媒交通条件下产生的全新的农民问题。套用一句俗话,今天的农民问题主要不是生存问题而是发展问题,是农民如何在现代社会提高生存质量的问题。解决今天中国农民问题的首要制度是农村土地制度。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是承接人民公社时期“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土地

3、制度而来的,农村耕地由村集体所有,由农民根据劳动力或家庭人口承包经营,承包经营土地的农民被赋予“长期而稳定的土地使用权”,这些土地既不允许集体强制收回,也不允许承包农户私自售卖,但可以转包给人耕种。因为人口密度不同,农民人均占有的承包地面积也不同,从全国来看,共有19.61亿亩耕地,平摊到9亿农业户籍的农民上面,人均2亩多一点。分地区来看,全国有12个省人均耕地面积超过2亩,有7个省区市人均耕地低于1亩。依靠这19.51亿亩耕地,中国农民每年生产约5亿吨粮食,全国人均占有粮食770斤,足以维持温饱之需。农民依托户均7亩耕地,可以生产约4000斤粮食,其中约2/

4、3用于自食,1/3卖作商品粮。农民可以在自己承包地上种植蔬菜,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养殖禽畜,农民还可以从其它副业中获取收入,外出务工经商等等。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1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66.4元,其中现金纯收入人均为1748元,人均消费粮食238公斤,动物油1.5公斤,植物油5.5公斤,豆类食品5.7公斤,水产品4.1公斤,水果及制品20.3公斤;2001年农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54.4台,电冰箱13.6台,电话34.1部;2001年农民人均住房面积为25.7平方米,其中砖木结构的住房13.8平方米,楼房面积6平方米;2001年全国农村贫困人

5、口为2900万人,贫困发生率为3.2%。如果不发生大的变动,只要维持当前这种均分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农民就可以依靠这不多的土地来获得温饱生存之需。中国农民之所以可以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也与农民没有盲目地大量涌入城市有关系。农村生活的成本比城市要低得多,无论好坏,绝大多数农民都建有自己的住房,他们吃自己生产出来的粮食和蔬菜,他们可以养猪养鸡用于自食或售卖,农村的教育比城市简陋也比城市便宜,农村的商品比城市少也比城市少花钱的机会。同样的收入,在城市生活很困难,在农村生活的却可能不错。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然后回到农村生活,他们在农村生子育女,养育父母,比在城市的开支要少很

6、多。除了农业以外,农民还从乡镇企业和外出务工经商中获得收入。据统计,2001年农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在9000万左右,人均带回农村3000元收入。另外还有数千万农民在乡镇企业工作,获取每年数千元不等的报酬。正是这些外出务工经商和在乡镇企业工作的收入,使绝大部分农民可以在人均2亩地的情况下,比较好地解决温饱问题,做到了温饱有余。但从长远来看,农民经济收入再大幅增长的可能性很小。一方面,加入WTO以后,农产品涨价的空间已经很小,农民从农业中可以获得收入增长的空间基本已经失去。另一方面,因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极其庞大,虽然可能因为更多农民外出务工经商而带回总量更多的经

7、济收入,但农民外出务工经商人均可获报酬不可能有较大增长,且外出务工经商的机会也不会有较快的增长。因此,农民经济上将长期处于温饱有余,小康不足的状况。当然,东部地区因为总体上经济发达,就业更容易,土地升值也快,而可能提前进入小康,但从全国农村来看,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将长期维持在温饱有余小康不足的阶段。用农民自己的话说,这种经济生活可以描述为“有饭吃,缺钱花”。需要补充的是,即使是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因为全国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东部地区农民务工经商的处境会相对恶化,本来已经小康的东部地区部分农民可能会因为劳动力市场的激烈竞争,而重回温饱阶段。我们2002年在苏南调查

8、时,即发现这种苗头。这一点与农村劳动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