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ID:18304768

大小:10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16

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_第1页
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_第2页
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_第3页
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_第4页
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课程名称中药学教学对象中西医(临床)专业教材《中药学》“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授课内容第九章清热药课时3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清热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2.掌握2.掌握石膏、知母、栀子、夏枯草的性能、功效、应用。3.熟悉天花粉、芦根、淡竹叶、决明子的性能、功效、应用。。4.参考药物:寒水石、竹叶、鸭跖草、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5.掌握石膏与知母功效、应用的异同点。6.了解寒凉伤阳、苦寒败胃副作用的含义。重点、难点重点:1.清热药的分类,各类清热药的功效与主治病证。2.清热药的配伍

2、方法。3.清热药的使用注意事项。4.石膏、知母、栀子、夏枯草的性能、功效、应用。难点:石膏与知母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采用自制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教学过程设计首先介绍清热药的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范围;清热药的配伍方法;清热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5分钟)清热泻火药的功效、应用和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5分钟)然后再重点讲述应掌握的清热泻火药:1、石膏的性能、功效、临床应用。(20分钟)2、知母的性能、功效、临床应用。(15分钟)3、栀子的性能、功效、临床应用。(20分钟)4、夏枯草的性能、功效与临床应用。(15分钟)5、重

3、点比较石膏与知母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15分钟)6、讲解寒凉伤阳、苦寒败胃副作用的含义及临床应用的意义。(10分钟)清热泻火药小结。(5分钟)复习思考题1、试述清热药的性能特点与主要适应范围。2、使用清热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试述石膏、知母、栀子、夏枯草的功效与应用。4、试比较石膏与知母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参考文献1、凌一揆主编,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6月。2、雷载权主编,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6月。3、张廷模主编,中药学[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7月

4、。4、黄兆胜主编,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9月。5、颜正华主编,中药学[M](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1991年6月第1版6、雷载权,张廷模主编,[M]中华临床中药学(上、下卷),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1998年.4月第1版7、雷载权主编,[M]中药学学习指导(中医药类规划教材学习指导丛书),上海科技出版社(上海),1998年06月第1版8、高学敏主编,[M]中药学(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0年11月第1版。课后记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课程名称中药学教学对象中西医

5、(临床)专业教材《中药学》“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授课内容第九章清热药课时3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清热燥湿药的性能、功效、应用和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2.掌握黄芩、黄连、黄柏的性能、功效、应用与使用注意。3.熟悉龙胆、苦参的性能、功效、应用。4.了解秦皮、白鲜皮的性能、功效。5.参考药物:苦豆子、三棵针、马尾连。6.掌握黄芩、黄连、黄柏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7.了解寒凉伤阳、苦寒败胃、苦燥伤津等药物副作用的含义。重点、难点重点:1.黄芩、黄连、黄柏的性能、功效、应用。2.黄芩、黄连与黄柏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难点:寒凉伤阳、苦寒

6、败胃、苦燥伤津等药物副作用的含义。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采用自制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教学过程设计首先介绍清热燥湿药的功效、应用和使用时应注意及寒凉伤阳、苦寒败胃、苦燥伤津等药物副作用的含义。(20分钟)然后再重点讲述应掌握的清热燥湿药:1、黄芩的性能、功效、应用和使用注意。。黄芩的特殊应用(20分钟)2、黄连的性能、功效、应用和使用注意。黄连与胡黄连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25分钟)3、黄柏的性能、功效、应用和使用注意。知母与与黄柏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20分钟)4、重点比较黄芩、黄连与黄柏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15分钟)一般讲

7、解秦皮、白鲜皮的性能、功效。(10分钟)清热燥湿药小结。(10分钟)复习思考题1.试述黄芩、黄连、黄柏的功效应用和使用注意。2.试比较黄芩、黄连与黄柏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3.黄芩与紫苏均有安胎作用,其治证有何不同。4.黄芩生用与炒用其功效、主治病证有那些不同。5.试述黄连与胡黄连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6.试述知母与与黄柏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参考文献1、凌一揆主编,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6月。2、雷载权主编,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6月。3、张廷模主编,中药学[M],湖南:

8、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7月。4、黄兆胜主编,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9月。5、颜正华主编,中药学[M](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