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传播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汇总

【中国新闻传播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汇总

ID:18350230

大小:7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9-17

【中国新闻传播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汇总_第1页
【中国新闻传播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汇总_第2页
【中国新闻传播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汇总_第3页
【中国新闻传播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汇总_第4页
【中国新闻传播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汇总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新闻传播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汇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新闻传播史期末复习资料汇总考试时间:1月21日9:00——10:50考试题型:单选:20个(共20分)多选:5个(共10分)名词解释:5个(共25分)简答:3个(共30分)论述:1个(共15分)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1.中国的报纸始于唐代。最早的报纸是在封建官僚机构内部发行的政府官报。2.最早的有关唐代官报的文字记载,见于孙樵《经纬集》卷三所收的题为《读开元杂报》一文。3.敦煌进奏院状,分别被收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图书馆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4.“邸报”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宋朝。宋朝流行于民间的称为“小报”。“小报”始见于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是对

2、官报的一种补充,信息量大,读者广泛。5.“邸报”的内容(1)皇帝的诏旨。(2)皇帝的起居。(3)官吏的任免。(4)官僚的章奏。(5)军事情报。(6)刑罚。6.唐以后各个朝代的报纸的管理机构:宋代负责邸报发布工作的是“都进奏院”、元代新闻传播活动主要集中于“中书省”、明代邸报发行管理有“通政司、六科、提塘”、清代邸报发行管理有“通政司、六科、提塘”。7.明代“邸报”的抄传和发行工作主要通过三个环节。首先是通政司。其次是六科,分别是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最后是提塘。清代官报的发布方式、发行渠道和明代的十分接近,即经由通政使司、六科、提塘三个环节。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

3、生与发展1.新闻史上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由英国传教士于1815年在马六甲正式创刊。2.07年英国人马礼逊成为被派遣到中国的第一位传教士,也是来华传教的第一位新教传教士。3.22年9月12日创刊的《蜜蜂华报》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纸。4.27年11月8日,《广州记录与行情报》是中国境内的第一份英文报纸。5.33年8月1日在广州创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是第一份宗教性的报纸。6.41年5月11日,在香港出版的第一份英文报纸《香港钞报》。7.2月20日,《德臣报》历时129年,是中国也是香港历史上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8.10月1日创刊

4、的《孖剌报》是香港最早出版的英文报纸。119.850年8月3日创刊的《北华捷报》是上海第一份英文报刊。10.857年1月26日创刊的《六合丛谈》是上海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11.万国公报》是在传教士所办中文报刊中影响最大、历史最长、发行最广由林乐知集资筹办并担任主笔的。12.872年创刊的《申报》是上海第二份中文商业报纸,由英国人安纳斯脱·美查集资筹办。美查创办《申报》的目的是为了赚钱,因而十分重视办报质量。《申报》在国内报纸中最早使用了电报。13.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一)外人在华办报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二)在华外报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三)在

5、华外报的办报经验为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三章国人办报活动的开端与维新派的办报活动1.最先发现并重视这种近代报刊的官员是林则徐。2.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的特点:报刊数量多,数量从1895年的30多种增加至1898年的90余种;办报地区广,以上海居多,还深入到长沙等内地中小城市;报刊种类多。除了政论性报纸见长的综合性报纸发展外还出现专业性、纯商业性、文艺娱乐性报刊以及以各类社会群体为对象的报刊。3.维新派办报的活动的历史作用:向读者进行资产阶级思想的启蒙教育;向读者进行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有力地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成了变法的实现;冲破了封建统治者对报刊出版

6、的限禁;开政治家办报的先河,提高了报人、报业的社会地位;推动了民族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4.《时务报》于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由汪康年任总经理,梁启超一人担负全部编辑工作,并发表了著名的的政论文《变法通议》,打响了维新变法的第一炮。所刊内容包括:政论、谕折、京外近事、域外报译、西电照译等。其发行量由创刊时的3000到一年后增加至12000份最高时达到17000分,成为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机关报。5.魏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6.第一个提出新闻自由的是弥尔顿。7.第一批国人自办报刊的特点:第一,在办报主体方面,创

7、办者的身份比较复杂。第二,在办报性质方面,除个别报纸外,这些报刊一般是私营性质的。第三,在报纸内容方面,这些报刊都是洋务运动的支持者和宣传者。第四,在政治立场方面,这些报刊表现出了鲜明的反侵略爱国思想。第五,在业务工作方面,这些报刊在形式上大多参照了外国人在当地出版的中文报纸模式。第六,在报业环境方面,这些报刊的处境十分困难。总之,第一批国人办报,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发行时间不长,地域范围不广。但是,在维新运动期间中国民族报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开创了政治家办报的传统。11第四章辛亥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1.第一份以华人华侨为对象的华文报纸《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