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传播史》三

《中国新闻传播史》三

ID:20495867

大小:392.0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8-10-12

《中国新闻传播史》三_第1页
《中国新闻传播史》三_第2页
《中国新闻传播史》三_第3页
《中国新闻传播史》三_第4页
《中国新闻传播史》三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新闻传播史》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外新闻传播史1900~1920s2011年秋季课程1900s新闻业立宪派、革命派海外办报清政府“新政”国内办报北洋军阀时期新闻业党报衰落新闻兴起、名记者出现新文化运动与新闻民营新闻业发展中国共产党早期办报《清议报》1898年创刊于日本横滨以“主持清议,开发民智”为宗旨。一方面要求“尊皇攘后”,归政光绪;另一方面继续宣传维新,倡导民权,更明确提出君主立宪主张。形式略同于《时务报》,但编辑水平提高,栏目丰富,内容有评论、新闻、小说等。《国闻短评》栏是中文报刊最早时事短评专栏。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梁等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个宣传机关。后因失火停刊。总体上,该报主张改良,反对革命,但在

2、介绍西方政治思想学说和提高民族素质方面客观上起到一定作用。《时报》1904年创刊于上海,梁启超参与筹办和撰稿,狄楚青主持。保皇会在戊戌政变后直接出资于国内创办的日报,成为其在国内的重要喉舌。主张君主立宪。为和《申报》竞争,该报在新闻业务上锐意革新,注重新闻时效和时事评论,受到知识阶层的欢迎,成为当时上海著名报纸。《新民丛报》1902年创刊于日本横滨宗旨在于“开民智”,“造新民”,政治倾向总体上是保皇立宪。康梁保皇会最主要的言论阵地。对西方政治学说的介绍和提高民族素质的倡导,客观上起到了一定作用。其“新民文体”也风靡报界和文坛。一度倾向于民主共和,最终回到改良老路。《中国日

3、报》1900年1月25日在香港创刊;陈少白主持。兴中会的机关报,中国第一份资产阶级革命报纸。把办报和武装起义等实际革命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中国日报》的一大特色。1913年停刊。《苏报》案《苏报》1896年创立,1900年卖入陈范之手,1902年后转向革命,章士钊为主笔。1903年5月,邹容《革命军》在上海出版,6月9日、10日《苏报》连续发表《介绍革命军》、《读革命军》和章太炎写的《革命军序》等3篇文章,概述《革命军》的主要内容,盛赞革命军。6月29日,又在显著位置登出章太炎所写《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直斥光绪。政府于6月29日勾结租界逮走章太炎等人,邹容自行投案。

4、7月7日,《苏报》被封。1904年5月无理判处章太炎监禁3年,邹容2年,《苏报》永远停刊。《民报》1905年11月26日创刊于日本东京,综合性期刊。孙中山宣布《民报》的使命就是将革命的主义(三民主义)灌输于人心。《民报》宣传:1)以排满为中心的民族主义。2)以建立民主共和国为中心的民权主义。3)以土地国有为中心的民生主义。在上述宣传中,《民报》采取多种业务手段,以政论为主,还有时事评论、译著、报道、图片、小说、诗词等。迅速成为进步舆论的领导中心。《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论战《民报》创刊后主动向《新民丛报》发起挑战。第三期以号外的形式,公布《民报与新民丛报辩驳之纲领》,列举

5、双方12个根本分歧问题,声明将就此与《新民丛报》进行辩驳。论战涉及范围很广,包括民主革命的对象、任务、方法和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论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要不要反满和以暴力推翻清王朝,这是整个论战的中心;二是实行民主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三是要不要改革封建土地制度。《民报》总的来说把握了人民要求革命的时代脉搏,实现了对时代潮流的领导,最后论战以改良派的失败而告终。政府管理清王朝宣布“预备立宪”,以次来缓和局势,欺骗民众。为了遏制革命报刊的迅速发展,清政府着手制定报律。从1906年到1908年,先后颁布了《大清印刷物专律》、《报章应守规则》和《大清报律》。政府管理《大清印刷

6、物专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新闻出版的专门法规。其中有严禁毁谤的条款。《报章应守规则》中有不得诋毁宫廷,不得妄议朝政,不得妨害治安等规定。《大清报律》是在前两部法令的基础上参考日本报纸制定出来的。限制非常严厉。规定报纸创办之前要备案,报刊每期出版前要交有关部门审查。清政府时期官办新闻1896年,政府将解禁后的强学会改为官书局,出版了《官书局报》和《官书局汇报》。这是较正式的中央官报。一些省份也起而效仿。戊戌政变后,官报均停办。但时隔不久,一些官方商务机构率先出版报刊,1899年武昌出版《湖北商务报》,1900年上海出版《江南商务报》,分别为汉口商务局和江南商务局主办。2

7、0世纪初年,随着实行新政,从1902至1905年,出现了20多种官报,其中大部分是各省出版的,并开始自称“官报”,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北洋官报》《湖北官报》等。1906年,为预备立宪,官报出版一时兴盛。中央部门出版一些部门官报,如《商务官报》,1911年改名为《内阁官报》,隶属“责任内阁”,被授权代表政府发布命令、法律,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央政府机关报。至武昌起义前,清政府先后出版90多种官报。但随着政府统治的衰退,官报虽多,影响有限。革命派国内办报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国内的三大办报基地是上海、武汉和港穗地区。革命派的办报思想1.为革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