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三次科技革命

专题二 三次科技革命

ID:18362516

大小:11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16

专题二   三次科技革命_第1页
专题二   三次科技革命_第2页
专题二   三次科技革命_第3页
专题二   三次科技革命_第4页
专题二   三次科技革命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二 三次科技革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二三次科技革命[考点串讲]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1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19世纪70年代(1870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2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广泛运用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3背景条件(出现原因分析)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2、资本-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3、劳动力-农业经营方式改变和农村社会变动为之作了准备;4、市场-活跃的国内外贸易,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1、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2、生产技术-自然科学

2、的突破性进展;3、资金-资本的积累和对殖民地的掠夺;4、市场-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1、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发展相对稳定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2、先决条件-相对论等科学理论的迅速发展并取得重大突破;3、社会保证-科学技术的社会化;4、推动力-社会需要(二战中的军事需求、战后军备竞争和发展经济的要求)。4主要成就棉纺织业: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纱机标志工业革命开始;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是其标志性成果;冶金、采矿部门采用机器生产和蒸汽作动力;交通运输:18

3、07年轮船(美,富尔顿);1825年火车机车(英、斯蒂芬孙)。1、新能源的发明和利用(发电机、电动机、爱迪生-电灯,1879年)——最主要特征。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卡尔·本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885年;莱特兄弟-飞机,1903年)。3、新通讯手段的发明(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1942,美国,第一座核反应堆1945,美国,第一台电脑。1957,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1997,苏格兰,克隆“多利”羊。最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成就是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是现代信息技术的

4、核心。5理论基础牛顿的力学法拉第的电磁学;热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6领先国家英国美、德美国、苏联等发达国家7新产业部门金属冶炼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棉纺织业电力工业、石油,化学工业、汽车制造业、钢铁等。电子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激光工业、信息工业等。8新交通工具汽船(轮船)、火车电车.汽车.飞机宇宙飞船、航天飞机9应用的新技术成果蒸汽技术电机技术;内燃机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技术10新动力能源改良的蒸汽机(煤炭)电机(电能)、内燃机(石油)原子能(或

5、核能)、太阳能11新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12新通讯工具电话,电报计算机,传真机,移动通讯(手机)13特点1、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和技师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2、首先也主要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3、主要在轻工业部门。1、科学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最突出特点)2、同时发生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规模广泛,发展迅速;3、一些国家的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4、侧重于重工业部门。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与前两次相比,最大的不同点)2、科学技术各领域之间

6、相互渗透;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技术革命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发展进程高速化)614影响①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③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①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②使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格局的变化,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15共同影响社会面貌巨大改观;社会经济的迅猛

7、发展;人类生活质量普遍提高16三次科技革命对各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和德国的科学技术发明和应用较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工业生产总值分别跃居世界第一、二位。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各国都注重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20世纪50年代西欧凭借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经济迅速发展。8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美国在战后应用最新的技术成果,革新生

8、产技术,发展新兴产业,经济稳定发展。17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工业革命完成后,西方侵略者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国开始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帝国主义国家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国兴起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中国制定了《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纳要》即“863”计划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科教兴国”战略。18历史上中国曾错过了哪三次战略机遇期?中国错过的原因是什么(我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