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城融合的空间冲突问题研究

基于产城融合的空间冲突问题研究

ID:18363926

大小:1.49 MB

页数:64页

时间:2018-09-16

基于产城融合的空间冲突问题研究_第1页
基于产城融合的空间冲突问题研究_第2页
基于产城融合的空间冲突问题研究_第3页
基于产城融合的空间冲突问题研究_第4页
基于产城融合的空间冲突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产城融合的空间冲突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校代码:10378密级:分类号:硕士学位论文基于产城融合的空间冲突问题研究学号:3201602094学生姓名:王亚丽学位类别:经济学硕士专业名称:产业经济学研究方向: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导师姓名:张廷海二○一八年六月Schoolcode:10378Security:Classification:ResearchonSpatialConflictsbasedonCity-IndustryIntegrationStudentID:3201602094Name:Wang,YaliDegreecategory:MasterofEconomicsTheprofes

2、sionalname:IndustrialEconomicsResearchdirection:RegionalindustrialstructureoptimizationTutor’sname:Zhang,TinghaiJune,2018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的作品,也不包含为获得安徽财经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宄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标明

3、并表示了谢意。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年月}〇曰论文作者(签名i(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本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关于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管理办法及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安黴财经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有关数据库和授权学校研究生处与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签订收录协议及收录并由作者本人享有,也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承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注,在解密后适用于本授权书:保密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4、:切这年/月災曰摘要产城融合发展是区域社会经济进步的强大助力,是国际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但伴随着高速发展的城镇化,人口流动、基础设施建、交通、产业发展、房地产开发等方面不可避免出现一些问题,再加上改革开放初期“重物轻人”的发展理念,管理和监督机制跟不上等原因,使得社会矛盾逐渐积累,大量弊端突显。例如,城市蔓延、交通堵塞、环境恶化、产业同构、耕地流失、“无地可用”等问题,以及“本位歧视”等思想引起的地方封锁、恶意掠夺等不良竞争行为,使城市逐渐演变成风险积聚的高危场所,空间冲突现象层出不穷,威胁着区域的安全和高效发展,这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

5、因此,基于产城融合理念,研究空间经济不可持续性问题相当必要。本文借鉴国内学者对产城融合和空间冲突方面的研究,从不同角度丰富其内容和涵义系统,并结合博弈论、空间均衡理论、社会冲突理论,构建产城融合理念和空间冲突治理问题的关系机制,形成基于产城融合理念的空间冲突问题治理的理论框架,提出了以经济、社会、环境等影响因素为对策的理论思维。本文选择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区域中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江门、东莞、中山、肇庆九个城市为研究对象,以其2005—2015年间各方面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对产城融合与空间冲突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

6、借助熵值法、自然灾害法等研究方法,测算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各城市的产城融合度和空间冲突风险水平,并以此为基础,运用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法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准确表述产业结构水平、城镇化水平及其协调度与空间冲突风险水平之间互相作用的动态特征。(2)建立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对这种动态特征的表现形式进行深入探讨。(3)从邻接、地理、经济三方面表征城市间的空间联系,基于空间计量方法构建了空间冲突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空间冲突水平与产城融合度之间存在非线性特征——“倒U”型,即当产城融合度小于0.7952

7、时,其与空间冲突风险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产城融合度越大,空间冲突风险水平越大。而产城融合度大于0.7952以上时,空间冲突风险水平随之减小,并当提高到0.8409后,产城融合度对空间冲突的减小效应减弱,这说明产城融合度与持续发展并不是简单递进关系,存在最优取值范围。(2)空间冲突水平受社会、经济、生态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城镇化飞速推进、产业和人口的非结构性集聚、进出口贸易、房地产的投资、交通的便利、环境的恶化加速空间冲突的爆发。而产业结构的合理优化、政府的有效调控以及就业率的提高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空间冲突发生的可能性。最后,针对珠江三角洲存在的问题和研究

8、结果提出可行性政策建议。1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表明,产城融合理念与空间冲突问题治理在一定程度上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