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招化工专业调研测试试卷

单招化工专业调研测试试卷

ID:18457606

大小:1.32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9-18

单招化工专业调研测试试卷_第1页
单招化工专业调研测试试卷_第2页
单招化工专业调研测试试卷_第3页
单招化工专业调研测试试卷_第4页
单招化工专业调研测试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单招化工专业调研测试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校姓名准考证号………………………………………………………………………………………………………………………………………………………………………………………………………………2009—2010年度单招教学二模调研试卷化工专业综合理论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第I卷1—4页。第Ⅱ卷5—16页。两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N-14O-16Na-23Mg-24Al-27P-31Cl-35.5K-39Ca-40Fe-56Zn-65Ba-137第I卷(共75分)得分阅卷人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5

2、小题,计75分)复核人1.下列变化过程是不可逆变化的是()A.晶体的溶解B.蛋白质的盐析C.电解D.弱电解质的电离2.烧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涤(残液中含氯化钠等),第二天便出现红棕色锈斑[Fe(OH)3失水的产物]。下列反应表示整个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化,其中不符合事实的是()A.2H2O+O2+4e-=4OH-B.Fe-3e-=Fe3+C.Fe2++2OH-=Fe(OH)2D.4Fe(OH)2+2H2O+O2=4Fe(OH)33.下列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有机物中,无论是混合物的总质量一定,还是总物质的量一定,经完全燃烧后,消耗氧气的量均为定值的是()A.C2H2C6H6

3、B.C3H6C3H7OHC.HCOOCH3CH3COOHD.C5H10C6H6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0ml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100mlpH=1的硫酸溶液中,所得溶液pH值为2B.一种一元强酸HA溶液中加入一种碱MOH后,溶液呈中性,则加入的碱是过量的C.在Na2S溶液中,c(Na+)>2c(S2-)D.生铁中铁发生腐蚀时,负极上的反应是化工专业综合理论试卷第16页共16页5.现有100mL3mol/LNaOH溶液和100mL1mol/LAlCl3溶液,如进行如下两种操作:①将NaOH溶液分多次加入到AlCl3溶液中;②将AlCl3溶液

4、分多次加入到NaOH溶液中。这两种操作的结果是()。A.现象相同,沉淀质量不等B.现象相同,沉淀质量也相等C.现象不同,沉淀质量相等D.现象不同,沉淀质量也不相等6.下列物质既能发生水解,又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A.乙酸乙酯B.甲酸乙酯C.葡萄糖D.乙醇7.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A.Na2O2     B.Cl2C.Na2SO4    D.FeCl28.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H4+、NO3-、Al3+、Cl-     B.Na+、AlO2-、K+、NO3-C.Fe3+、Cl-、K+、SO42-   D.Mg2+

5、、SO42-、HCO3-、Na+9.在氧化还原反应3S+6KOHK2SO3+2K2S+3H2O,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硫原子个数比为()。A.1:2       B.2:1C.1:1  D.3:210.右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Y2Z反应影响的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X、Y、Z均为气态。C.X和Y中最多只有一种为气态,Z为气态。D.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11.若待测离子与EDTA配位反应速度比较缓慢,本身又易水解或封闭指示剂,一般采用下列哪种方法进行分析A.返滴定法B.置

6、换滴定法C.直接滴定法D.间接滴定法12.根据双膜理论,在气液接触界面处()。A.气相组成大于液相组成B.气相组成小于液相组成C.气相组成等于液相组成D.气相组成与液相组成平衡13.下列几种蒸发器中,液体在加热管中不作循环流动的是()A.标准式蒸发器B.列文式蒸发器化工专业综合理论试卷第16页共16页C.外热式蒸发器D.液膜式蒸发器14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中普兰特准数是表示()的准数。A.物性影响B.流动状态C.对流传热D.自然对流影响15对于一定的干球温度的空气,当其相对湿度愈低时,则其湿球温度()。A.愈高B.愈低C.不变D.不一定16.精馏操作时,若F、D、x

7、F、q、R、加料板位置都不变,而将塔顶泡点回流改为冷回流,则塔顶产品组成xD变化为()A.变小B.变大C.不变D.不确定17.若湿物料在恒定干燥过程中,其表面温度一直等于干燥介质的湿球温度。据此,关于该干燥过程的下列议论不正确的是()。甲:物料中湿分的排除受表面汽化控制。乙:物料始终处于恒速干燥之中。丙:干燥过程排除的湿分仅为非结合水分。丁:干燥过程排除的湿分全部系自由水分。A.全对B.乙错C.甲错D.丙、丁错18.在蒸气—空气间壁换热过程中,为强化传热,下列方案在工程上可行的是()。A.提高蒸气流速B.提高空气流速C.采用过热蒸气以提高蒸气温度D.在蒸气一侧管壁

8、加装翅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