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时 氧气与二氧化碳 (1)

第14课时 氧气与二氧化碳 (1)

ID:18469159

大小:67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18

第14课时 氧气与二氧化碳 (1)_第1页
第14课时 氧气与二氧化碳 (1)_第2页
第14课时 氧气与二氧化碳 (1)_第3页
第14课时 氧气与二氧化碳 (1)_第4页
第14课时 氧气与二氧化碳 (1)_第5页
第14课时 氧气与二氧化碳 (1)_第6页
第14课时 氧气与二氧化碳 (1)_第7页
资源描述:

《第14课时 氧气与二氧化碳 (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4课时 氧气与二氧化碳1.[2014·杭州]科学家认为原始大气中并没有氧气,后随地球的演化逐渐增加。早期地球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 B )A.原始海洋蒸发出的水蒸气分解B.原始海洋中藻类的光合作用C.原始森林中植物的光合作用D.火山喷发2.[2014·株洲]下列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C )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B.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C.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水浇灭D.遇到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

2、3.[2014·苏州]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只生成一种黑色固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解析】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图14-14.[2014·台州]如图14-1所示,烧杯中盛有80℃的热水,杯底放有一小粒白磷,当将一支大试管迅速插入水中并罩住白磷时,白磷立即燃烧起来。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 B 

3、)A.水B.氧气第7页C.可燃物D.温度达到着火点5.[2015·预测]某同学用如图14-2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B )图14-2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解析】若证明温度达到着火点是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温度是变量,其他是控制的变量。6.[2014·成都]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图14-3A.

4、装置①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B.装置②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C.装置③可用于收集氧气D.装置④可用于收集氧气图14-47.[2014·广州]实验室用如图14-4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第7页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C.收集O2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解析】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气泡均匀连续地放出时,才开始收集氧气,不能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8.[2015·预测]把干燥

5、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CO2气体中,石蕊试纸不变色。将CO2气体通入滴有石蕊指示剂的水中,溶液变红色。再将该溶液敞口加热一段时间,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冷却到原温度后,再次通入CO2,溶液又变红色。上述实验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D )A.CO2能和水发生化学反应B.CO2的水溶液具有酸性C.加热能使CO2水溶液的酸性减弱D.CO2具有酸性【解析】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呈酸性,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呈酸性。9.[2013·咸宁]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下转化为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

6、说法中,正确的是( C )―→CO2图14-5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四氧化三钴纳米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C.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D.反应前后氧原子数目发生了变化【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四氧化三钴纳米棒是催化剂,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10.[2013·日照]镁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常温下就能被缓慢氧化。下列有关镁条燃烧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实验前,应先用砂纸打磨镁条至表面出现银白色B.实验时,应使用石棉网第7页C.实验时,应用坩埚钳夹持镁

7、条,在酒精灯上点燃D.镁条在空气中缓慢燃烧,发出耀眼的黄光,有大量蓝紫烟生成【解析】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11.[2013·重庆]A、B、C三个集气瓶中只盛有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种气体,分别将集气瓶按照下图方式倒扣住蜡烛和白磷。图14-6(1)若A瓶中是二氧化碳,则燃着的蜡烛会立即__熄灭__。(2)B瓶中的蜡烛突然十分明亮,则B瓶中的气体是__氧气__。一段时间后,该蜡烛渐渐熄灭,其原因可能有__①③__(填序号)。①氧气耗尽 ②温度降低 ③瓶内产生了二氧化碳 ④蜡烛着火点改变(3)C瓶倒扣住白磷时,出现

8、的现象是__白磷燃烧(或冒白烟)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4P+5O22P2O5__。12.[2014·宁波]利用如图14-7所示实验装置制取氧气。图14-7(1)实验中,若产生氧气的速率太大,不利于收集。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以进行的合理操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