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蓝耳病及其防控策略2014

猪蓝耳病及其防控策略2014

ID:18469895

大小:9.17 MB

页数:63页

时间:2018-09-18

猪蓝耳病及其防控策略2014_第1页
猪蓝耳病及其防控策略2014_第2页
猪蓝耳病及其防控策略2014_第3页
猪蓝耳病及其防控策略2014_第4页
猪蓝耳病及其防控策略2014_第5页
资源描述:

《猪蓝耳病及其防控策略201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猪蓝耳病及其防控策略王和平15802627769湖南中岸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猪蓝耳病概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简称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以妊娠母猪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胎等生殖障碍和各阶段年龄的猪的呼吸道症状和仔猪断奶前死亡率高为主要特征的接触性传染病。1987,首次在美国“猪的神秘病”;未分离到病毒。1990年六月在德国“欧洲流产风暴”被命名为“母猪后期流产”,1990年12月开始荷兰的“猪流行性流产和呼吸道综合征”,1991年荷兰出现了“蓝色流产”。1991年荷兰中央兽医局用猪肺泡巨噬细胞分离到致病因子“莱利斯塔的病毒

2、”LV--Lelystad(地名),1992年国际兽医局决定使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1998年我国的台湾从美国引种猪时就带入本病;1995年我国大陆是从加拿大引种查出PRRSV抗体并分离到病毒。1996年郭宝清首次从国内发病的猪群中分离出PRRSV;2006年,首先在我国南方爆发的“猪无名高热”疫情中,农业部最终调查结果表明,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变异株在此次疫情中扮演了重要角色。PRRS的流行史分类地位PRRSV属于尼多病毒目(Nidovirales)、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的成员,根据病毒的抗原性,基因组及致病性的差异,PRRSV可分为2个型,即欧洲型

3、(LV株为代表株)和美洲型(ATCC-VR2332株为代表株),两种毒株间氨基酸的同源性约为60%。PRRS的病原学PRRSV在OIE和我国病毒分类属于B(II)类动物传染病。粒子为球形,呈20面体对称,直径48-65nm,有囊膜,表面有纤突。核衣壳直径25-30nm,外绕脂质双层膜。N蛋白是核衣壳蛋白,抗原型最强E蛋白是由ORF5编码的,能诱导中和抗体。该病毒不能凝集红细胞,无血凝活性PRRSV的形态和理化特性PRRS的形态▲PRRSV对乙醚、氯仿等脂溶剂敏感。▲不耐热,56℃处理15-20分钟,37℃处理10-24小时,20℃放置6天,病毒滴度下降10倍。56

4、℃处理45分钟,37℃处理48小时,病毒彻底灭活。▲潮湿的环境有助于PRRSV存活,低温下保存的PRRSV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而干燥的环境中则迅速失活。▲PRRSV只在一个很窄的pH值范围保持稳定,pH小于5或大于7的情况下,其感染力下降90%以上。理化特性PRRSV基因组为不分节段、单股正链RNA病毒,其基因组长约15kb,含有8个开放阅读框(ORF),病毒基因组的每个ORF与相邻的ORF发生部分重叠。●ORF1编码病毒RNA的复制酶和聚合酶。●ORF2-7分别编码病毒的GP2、GP3、GP4、GP5、M和N蛋白。分子生物学ORF2ORF3ORF4ORF5ORF6

5、ORF7AnORF1abAn15.1kbGP2GP3GP4GP5MN771bp765bp537bp603bp525bp372bpAnAnAnAnAnAnAnmRNA1234567PRRSVVR2332PRRSV基因组●ORF1编码病毒RNA的复制酶和聚合酶。●ORF2-7分别编码病毒的GP2、GP3、GP4、GP5、M和N蛋白。●由ORF5编码的GP5蛋白为囊膜糖蛋白,可诱导细胞凋亡,这可能与疾病的发生有关。●ORF6编码的M蛋白是基质蛋白,M蛋白不仅可诱导产生中和抗体,还能够诱发很强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N蛋白即核衣壳蛋白,由ORF7编码,N蛋白在病毒粒子中含

6、量较高,免疫原性极强,是PRRS诊断中具有诊断意义的结构蛋白之一,但其产生抗体无中和活性和保护性免疫反应。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蓝耳病的四个特点1、抗体依赖性病毒增殖效应(ADE)ADE是指在一定抗体存在下可介导和加强病毒的感染力。在肺泡巨噬细胞中加入一定滴毒的PRRSV抗体,可以使PRRSV滴度提高10-100倍。–早期诱导产生的抗体能够促进病毒在机体内的复制,促进蓝耳病临床症状的形成非中和抗体中和抗体无抗体存在有抗体存在蓝耳病的四个特点2、强烈的免疫抑制破坏非特异免疫的巨噬细胞(PAM)系统使猪丧失了抗感染能力、对疫苗的反应能力和对药物治疗的支持能力极易引起混合感染

7、或继发感染巨噬细胞的作用健康的猪巨噬细胞吞噬病源微生物---机体健康的保障蓝耳病致病机理蓝耳病毒强毒导致巨噬细胞死亡感染PRRSV链球菌支原体链球菌副猪链球菌链球菌巴氏杆菌链球菌传胸链球菌猪流感链球菌伪狂犬链球菌圆环链球菌猪瘟由蓝耳病引起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是使被感染猪群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继发感染免疫抑制猪瘟疫苗免疫抗体上不去促进PCV2繁殖和扩散能力蓝耳病病毒感染对猪瘟疫苗免疫 的影响猪数量72320201814蓝耳感染平均程度(S/P)*3.222.72.22.01.190.516猪瘟平均抗体水平(阻断率)49.15553.563.6563.575猪蓝耳病感染

8、与猪瘟疫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