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蓝耳病综合防控技术的探讨

猪蓝耳病综合防控技术的探讨

ID:22242333

大小:66.0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8

猪蓝耳病综合防控技术的探讨_第1页
猪蓝耳病综合防控技术的探讨_第2页
猪蓝耳病综合防控技术的探讨_第3页
猪蓝耳病综合防控技术的探讨_第4页
猪蓝耳病综合防控技术的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猪蓝耳病综合防控技术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猪蓝耳病综合防控技术的探讨[摘要]猪蓝耳病又称为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是严重危害母猪和各个日龄仔猪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种疾病主要属于免疫抑制型疾病,患病之后猪的免疫功能受到严重损伤,并继发感染其他多种疾病。猪蓝耳病和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混合感染之后,会造成猪出现大量死亡现象。养殖场建设不合理,圈舍高温高湿、免疫不科学以及滥用抗生素等因素是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诱因。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猪蓝耳病综合防控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宄对更好提高猪场疫病防控质量有一定帮助。[关键词]猪养殖

2、蓝耳病综合防控技术[中图分类号]S858.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8-0244-01猪蓝耳病是由猪蓝耳病病毒引起一种机体免疫系统遭受破坏的传染性疾病,该种疾病在养殖场内传播速度快,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如果防治不到位将会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最近几年,随着规模化养殖技术不断应用到猪养殖产业中,猪蓝耳病呈现高发趋势,给养殖户和地区猪养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基于此需要切实做好猪蓝耳病综合防控工作,确保养殖户经济效益。1流行病学首先,传染源。猪蓝耳病的

3、传染源主要是患病猪和隐形感染猪。康复猪、带病猪和隐形感染猪的排泄物和黏液中含有大量病毒,健康猪通过接触这些物质而患病。猪蓝耳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以空气传播、接触传播和垂直传播为主要传播方式。圈舍内温度较高,湿度较大,饲养管理不到位,会导致该种疾病发生。患病养殖场持续感染或者隐形感染现象十分普遍,一旦发病很难清除。2临床症状分析发病初期猪群个别出现发烧,食欲降低甚至废绝的现象。使用抗生素之后症状有所缓解,一旦停药疾病会快速传播,患病猪体温升高到40〜42度以上,病猪精神沉郁,采食量大幅度下降。病猪出现

4、结膜炎,耳部、口鼻部、腹部和后驱肢体是内侧皮肤发绀,出现出血点和出血斑块,病猪呼吸急促,咳嗽,个别病猪会出现神经性失调,行走困难等神经类症状,一少部分病死猪出现便秘腹交替出现的症状,最后呼吸衰竭而死。猪蓝耳病主要对妊娠母猪、仔猪和育成猪危害较为严重。首先,母猪,母猪患病之后,主要症状为高热,精神沉郁,厌食、咳嗽、呼吸困难,妊娠猪患病后会出现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即便是能够存活下来的仔猪身体虚弱,生长缓慢;其次,仔猪。该种疾病对哺乳期仔猪危害最为严重,患病后出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呈腹式呼吸,部分仔

5、猪腹部、四肢以及耳朵皮肤发紫,传染速度很快,死亡率极高;最后,育肥猪。育肥猪发病体温可以升高到42度以上,病猪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咳嗽,出现严重的结膜炎和腹泻,病猪常常继发感染多种病毒性、细菌性疾病而引发大面积死亡,如果不发生继发感染症状,一般经过治疗可以恢复健康。3病理变化猪蓝耳病病理特征比较复杂,病理变化多样化,解剖病死猪可以发现,肺部出现水肿,存在弥漫性间质性肺炎,肺肿胀变硬,呈现不能收缩的橡皮状,并存在细胞性浸润和卡他性肺炎区。在腹膜以及肾脏周脂肪、肠系淋巴结存在出血病灶,肾被膜

6、容易剥离,在表面和切面存在针尖大小的出血点。部分肝脏组织可以看到黄白色坏死病灶和出血点。4诊断结合猪蓝耳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以对疾病做出初步诊断,确诊还需要做好实验室检查。采集急性呼吸道症状的仔猪或者病死猪的肺脏组织,放入无菌容器内。每块组织最好单独放在1个容器内(也可置于自封袋中),用记号笔注明日期、组织脏器和动物名称,采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分离鉴定阳性或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阳性。符合上述标准(1)和(2),判定为疑似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符合

7、疑似结果标准,并且符合上述病原学指标中之一的,判定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5猪蓝耳病综合防控措施分析猪蓝耳病是一种多疾病综合征,目前还没有针对性治疗药物,因此,在防控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防控原则。5.1做好饲养管理工作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养殖场的养殖档案建设,保证档案真实记录记录养殖场的实际养殖情况;其次,建立完整的投入品使用登记制度,做好免疫记录、疫病诊断记录、药物使用记录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记录等多方面的内容;再次,要全面坚持自繁自育制度,禁止从役区引进种猪和仔猪,种猪引进之后要做好

8、疫病检疫和隔离观察工作,一个月后确保猪健康才能将其混入猪群,此外,还要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育成猪出栏和保育猪进栏之前切实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对圈舍的墙壁、地面、围栏、用具进行全面的清扫、冲洗和消毒;第四,在高温季节做好圈舍通风、遮阴和降温工作,确保圈舍内湿度和温度合理,避免引起猪中暑。此外,还要向猪提供清洁饮用水,保持地面洁净干燥,维持合理的饲养密度;最后,保持养殖场安静,禁止惊吓猪群,外来人员禁止进入养殖场内,减少不必要的环境应激。定期做好猪群驱虫,圈舍灭鼠灭蝇工作。5.2做好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