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_六小学年级_六语下_教案_《六语下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教案

语文_六小学年级_六语下_教案_《六语下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教案

ID:18474643

大小:4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18

上传者:xinshengwencai
语文_六小学年级_六语下_教案_《六语下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教案_第1页
语文_六小学年级_六语下_教案_《六语下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教案_第2页
语文_六小学年级_六语下_教案_《六语下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教案_第3页
语文_六小学年级_六语下_教案_《六语下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教案_第4页
语文_六小学年级_六语下_教案_《六语下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_六小学年级_六语下_教案_《六语下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一、单元总说"难忘小学生活"分成"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建议,引导学生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可以激起对六年小学生活的回忆,激发对老师、同学和学校的感情,同时在写讲演稿、给母校老师写信、临别赠言等方面得到借鉴和启发。开展活动的材料不止于此,学生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师也可以再提供一些。在五六年级,学生已开展过三次这种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综合性学习,也具备了一些综合性学习的基础。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的特征,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使这次综合性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真正成为学生难忘的回忆。二、活动方式方法综合性学习要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主。"成长足迹"板块可以以制作"班级纪念册"为中心开展活动。为了制作好"班级纪念册",可以做以下几件事:(1)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2)回忆和说说自己成长的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3)搜集个人和集体"成长的足迹",写写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人和事。最后制作成班级纪念册。"依依惜别"板块可以有选择地开展下面的活动:(1)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2)为母校做点事,留作纪念。(3)举行一次毕业联欢会,在联欢会上回忆成长经历,表达惜别之情,互相赠言。三、活动课时安排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4课时,一般一星期完成一个板块。开始时可以用1课时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结束时用1~2课时展示、交流学习收获。为了便于开展活动,可以适当调整课时,把几节语文课连在一起,有一些活动,如,搜集个人和集体成长的资料、为母校做有纪念意义的事、为准备毕业联欢会排练文艺节目,需要利用课外的时间。四、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2.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3.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4.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选做)5.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策划联欢活动。(选做)五、活动过程(一)基本思路本次综合性学习与以往的综合性学习单元相比,学生自主活动的比重更大。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教师既要引领学生回忆小学生活,学会表达情感,学会感恩,又要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组织、策划能力。大致可以采用这样的流程:1.浏览本组教材,讨论和制订活动计划。(1课时)主要包括:(1)阅读单元导语,联系实际,激发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兴趣。(2)阅读"活动建议",明确可以开展哪些活动。(3)浏览"阅读材料",了解可以参考哪些材料。 (4)根据"活动建议"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开展哪些活动。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2."成长足迹"板块,可以以制作"班级纪念册"为中心开展活动。(6~7课时加课外时间)(1)阅读《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新来的王老师》和《忘不了的笑声》《作文上的红双圈》,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深厚感情,学习作者是怎么表达这种情感的。(2课时)(2)回忆小学生活,写写自己难忘的老师和同学、难忘的校园生活、难忘的一节课或难忘的一次活动等。(2课时)(3)和同学一起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搜集材料。(1课时加课外时间)(4)同学合作,制作班级纪念册。(2课时加课外时间)3."依依惜别"板块,可以有选择地开展活动。(4~5课时)(1)写临别赠言,送上真情与祝福。也可以写好临别赠言,在班级联欢会上相互赠送。(1课时)(2)在离校之前为母校做点事,如,为学校图书馆修补图书,为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浇水培土,修理课桌椅等;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写倡议书、建议书。(1~2课时加课外时间)(3)策划一台毕业联欢会,排练节目,进行联欢。(2课时加课外时间)这次综合性学习要把每一个人都吸纳到活动中来。活动的形式可以多样,个人、小组、全班穿插进行。集体活动要分工合作,使每个学生得到锻炼,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二)实施要点1.浏览本组教材,讨论和制定活动计划。计划要把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活动内容等列清楚。除了教材活动建议中提出的活动形式以外,还可以把本校和本班的一些特色活动也吸纳到计划中来,如,出一期"再见吧,母校"的黑板报,为学校图书馆修补、整理图书,开展"我为母校捐本书"活动。2."成长足迹"板块。活动建议中提出了三方面的活动:认真读一读阅读材料;写难忘的人和事;畅谈成长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制作班级纪念册。教学中可以以"班级纪念册"为中心,把各项活动有序地穿插在一起。(1)认识制作"班级纪念册"的意义。六年的小学生活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让每一个学生都把那些珍贵的回忆留住,那不仅是对过去日子的美好回忆,也将是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激励。许多年后,当一个个同学长大成才,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的时候,班级纪念册将永远连接着小学老师和同学的情谊。(2)讨论"班级纪念册"的内容和形式。讨论内容主要是确定栏目,如,"师恩难忘""同学情深""集体荣誉""运动场上""艺术天地""美好祝愿"。班级纪念册是为了留下美好回忆,所以形式可以多样。可以是书刊式的纸制班级纪念册,也可以是网页式的多媒体班级纪念册。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班级纪念册,都要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努力做到图文并茂,有的还可以用实物。教师要鼓励有创意地制作"班级纪念册"。(3)阅读材料──迈好制作班级纪念册的第一步。阅读材料中的5篇文章,是不同时代的作者回忆自己难忘的小学生活。《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新来的王老师》和《作文上的红双圈》侧重于回忆老师的教诲,《忘不了的笑声》记录的是班上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同学。 阅读这些文章,要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要了解作者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再现老师的品格。同样是回忆老师的文章,表现的重点是不一样的:有的是赞扬老师满腔的爱国热情和严谨的教学风格(《难忘的启蒙》),有的是回忆老师的才华横溢和对学生的循循善诱(《老师领进门》),有的是难忘当年老师对自己的鼓励(《作文上的红双圈》)。这三篇文章的作者后来有的成了作家,有的成了教授,今天他们事业有成,都是小学老师为他们奠定了基础,所以也一直怀念和感谢小学时代的老师。希望学生在阅读别人怀念老师的文章中,联想起自己的老师,回忆起老师教育自己的事,激发起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激发起表达的欲望。阅读回忆同学的文章《忘不了的笑声》,要留意作者写作的切入口──通过笑声写出一个个同学的特点,体会同学间浓浓的情谊,领悟到写同学可以有多种切入口,也可以有多种写法。(4)搜集和积累班级纪念册的内容。①写难忘的人和事。②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③共同寻找班级的"成长足迹"。(5)制作班级纪念册。3."依依惜别"板块。活动建议中提出了三方面的活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开展。(1)写临别赠言。(2)为母校做点事。(3)筹划一台毕业联欢会。(三)活动案例"班级纪念册"教学设计一、教学要求1.通过制作"班级纪念册",培养学生热爱母校、珍惜同学情谊的思想感情,培育团队精神。2.以生活为本位,启发学生从自己的经历中选取作文材料;开拓思路,使他们体会到:同一题材,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写出不同的作文。3.说写结合,完成两篇作文:(1)介绍照片中的"我";(2)为同学的照片写一份说明(照片中的"他")。二、教学安排1.导语。2.范例及讲评。讲评重点:有无具体内容,是否介绍清楚。板书:围绕一个意思要有具体内容特点介绍清楚3.练习。(1)独立思考:这张照片是在什么情况下拍的?其中有什么故事?(2)小组交流,练习口述。4.大组交流。请各小组推荐:哪位同学说得较好?讲评:进一步启发思维,介绍各自的特点。5.当堂习作。 限定时间,快速习作。6.相互修改。找一个朋友,征询意见,自行修改。7.小结。六、阅读材料解读(一)成长足迹"阅读材料"共选了5篇文章,都是回忆小学生活的。(二)依依惜别七、相关链接(一)"阅读材料"中部分作者简介1.《难忘的启蒙》作者沙健孙沙健孙,1934年生,江苏宜兴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教授。2.《老师领进门》作者刘绍棠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北京市通州区儒林村人。1948年参加革命,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13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证书。曾任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刘绍棠四十余年文学生涯,历经坎坷,矢志不渝。长期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俗、地方特色、乡土题材"的创作,是当代乡土文学的举旗人。著有《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12卷(现已出版5卷)。长篇小说《京门脸子》获北京优秀长篇小说奖。《敬柳亭说书》获首届中国大众文学奖。《蒲柳人家》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蛾眉》获全国短篇小说奖,《黄花闺女池塘》获90年代优秀小说奖。中、短篇小说多种被译成英、法、德、俄、日、西班牙、泰国、孟加拉、阿尔巴尼亚文出版。3.《作文上的红双圈》作者黄蓓佳黄蓓佳,1955年6月出生于江苏省如皋县。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84年调入江苏省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自1973年发表处女作《补考》,至今已出版各种文集、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散文随笔集近30部。主要作品有《请和我同行》《这一瞬间如此辉煌》《目光一样透明》《玫瑰房间》《我要做好孩子》《中国童话》等。每个作家谈到自己文学创作之路时,都会有一个动人的故事。黄蓓佳的文学之路是从98个"红双圈"开始的。当时她还在中学读书,有一次学校开展征文比赛,她的一篇《补考》写了5000字,后来这篇文章被放在橱窗里,那时老师改作文时习惯把好的句子用红双圈圈起来,黄蓓佳很孩子气地隔着玻璃一个个地数老师圈的红双圈,发现一共是98个,正是这98个红双圈成为她写作的起点。(二)班级纪念册创意设计※活动写真:六年的活动照片。※老师的话:老师的个人小档案、悄悄话。※学生小档案:每位小朋友有两页,一页个人小档案和心情留言,一页作文和个人生活照。※给同学的话:刊登每人一张同学写给同学的话,都是"优点轰炸"喔! ※作品欣赏:优良的美术作品欣赏、漫画欣赏。※签名处:书的最后留了三页,供师生、同学互相签名留念用的空白页。回响:(三)毕业之际话赠言毕业在即,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总免不了要互赠留言1.主题健康。2.风格独特。3.因人而宜。(四)教师写给学生的赠言举例(五)怎样写建议书(六)倡议书的格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