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二历史会考必修三复习教案

2010届高二历史会考必修三复习教案

ID:18481318

大小:63.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9-18

2010届高二历史会考必修三复习教案_第1页
2010届高二历史会考必修三复习教案_第2页
2010届高二历史会考必修三复习教案_第3页
2010届高二历史会考必修三复习教案_第4页
2010届高二历史会考必修三复习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届高二历史会考必修三复习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0届高二历史会考必修三复习教案本文由q799670335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2010届高二历史会考必修三复习教案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水平测试要求:1、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2、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3、了解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4、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5、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考点1、课标指引: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

2、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概念:“百家”泛指数量多;“争鸣”指争论和辩难,“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社会背景(原因):社会大变革是根本原因1、经济根源:铁犁牛耕的推广,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崩溃,出现了多种经济基础并存的局面;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2、政治状况: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化;各种力量争论较量,

3、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新的统治阶级还未形成绝对权威,人们的思想不受任何规则限制,尽可以畅所欲言。3、阶级基础:阶级结构、阶级关系十分复杂,代表不同阶级立场的思想家(士)层出不穷,对当时社会变革,发表不同见解,并形成来不同派别,出现了“诸子百家”。4、社会环境:在诸侯割据称雄的时期,统治阶级不可能推行文化专制主义,相反,各诸侯国竞相招揽人才,礼贤下士成为社会风尚,使各学派都有了发展机会。5、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

4、兴起,造成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知识分子,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6、不同派别的代表人物竞相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总之,百家争鸣是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考点2、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学派墨家道家法家代表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主要思想“兼爱

5、”“非攻”“尚贤”节俭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继承老子的学说,历史向前发展、政治改革、主张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考点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并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主要观点:孔子——仁与礼、为政以德、有教无类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荀子——仁义、以德服人、性恶论、天行有常。探究学习1、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

6、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D)A.道、儒、墨、法C.法、儒、道、墨体系的核心是(C)A.克己复礼B.宽刑薄赋C.仁D.民贵君轻B.墨、儒、法、道D.道、法、墨、儒2、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创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孔子思想3、“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

7、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下列表述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C)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维护周礼,贵贱有序B.以德治民,反对苛政D.有教无类B.贵贱有“序”D.“克已复礼”4、“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段对话表明孔子在政治上主张(B)A.“有教无类”C.“仁者,爱人”考点3、了解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1、原因: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的现实需要2、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质?(2)“

8、大一统”(3)“天人合一”3、太学:①创立:⑴中央:汉武帝时期,创办太学。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⑵地方:郡国学校,初建地方教育系统②影响:⑴对教育: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⑵对社会风气: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⑶对统治基础:打破贵族官僚对官位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探究练习董仲舒对儒学加以改造,使之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请回答:1、董仲舒的新儒学为汉武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