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鉴赏-寒食帖new

书法鉴赏-寒食帖new

ID:18494611

大小:1.14 M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18

书法鉴赏-寒食帖new_第1页
书法鉴赏-寒食帖new_第2页
书法鉴赏-寒食帖new_第3页
书法鉴赏-寒食帖new_第4页
书法鉴赏-寒食帖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书法鉴赏-寒食帖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书法鉴赏》结课论文——浅析《黄州寒食诗帖》姓名:茹佳胜学号:2007035053班级:电气硕91学院:电气学院作品附录: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革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黄庭坚将苏轼书法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年姿媚、中年圆劲、晚年沉著。早期代表作为《治平帖》,笔触精到,字态妩媚;中年代表作为《黄州

2、寒食诗帖》,跌宕起伏,气势不凡而又一气呵成,达到“心手相畅”的几近完美的境界,有“天下第三行书”之誉;晚年代表作有行书《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此二赋以古雅胜,姿态百出而结构紧密,集中反映了苏轼书法“结体短肥”的特点。苏轼的书法,后人赞誉颇高。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黄庭坚,他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作品背景及介绍:《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的行书代表作,作于元丰五年,即苏轼被贬谪黄州的第三年。此时的苏轼,“幅巾芒屩,与田父野老相从溪谷之间。”生活极其清苦。诗中自叙了这种生活状态,并表达出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绪。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

3、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历代鉴赏家均对《黄州寒食诗帖》推崇备至,称道这是一篇旷世神品。黄庭坚跋盛赞此卷于诗胜过李白,于书兼有唐、五代诸家之长。南宋初年,张浩的侄孙张演在诗稿后另纸题跋中说:”老仙文笔高妙,灿若霄汉、云霞之丽,山谷又发扬蹈历之,可谓绝代之珍矣”。自此,《黄州寒食二首》诗稿被称之为“帖”。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则在帖后题曰:“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清代将《黄州寒食诗帖》收回内府,并列入《三希堂帖》。乾隆十三年,乾隆帝亲自题跋于帖后“东坡书豪宕秀逸,为颜、杨后一人。此卷乃谪黄州日所书,后有山谷跋,倾倒至极,所

4、谓无意于佳乃佳……”为彰往事,又特书“雪堂余韵”四字于卷首。《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作品鉴赏与分析:《黄州寒食诗帖》的内容是两首五言古诗。读之,苏轼那孤独惨淡的生活和凄凉苦闷的心境详如彩绘: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 诗中阴霾的意象如小屋、空庖、乌衔纸、坟

5、墓……渲染出一种沉郁、凄怆的意境。这两首诗放在苏轼三千多首诗词中,并非是其上乘之作。而当作者换用另一种艺术形式——书法表达出来的时候,那淋漓多姿、意蕴丰厚的书法意象酿造出来的悲凉意境,遂使《黄州寒食诗帖》成为千古名作。在笔法上,其笔画以浓墨大笔为主,点画丰满肥厚,一反北宋多以瘦劲为主的风格。唐杜甫说过:“书贵瘦硬方通神”,这说明当时的人们是非常推崇瘦硬书体的,而苏轼却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艺术观点:“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语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同时其笔法善用侧锋,下笔不是下去就立直,同时下笔时手腕离纸较近,笔锋略向左侧斜出,因而有些不解苏书真谛者的书家指责东坡

6、用笔不合古法,甚至称其为“墨猪”。实际上东坡正是充分运用了中锋与偏锋,才使得《黄州寒食诗帖》力透纸背,姿态横生。观其笔法,《黄州寒食诗帖》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方圆兼备。可以概括为落笔出峰而运笔圆润,这个特点贯彻在整个帖的字里行间。细细观察每一个字,大多数情况下起笔都是以出峰开始,而在运笔过程中力求圆润,显得起伏不大,而动感十足。二是回峰用得较少。特别是横画非常突出。很多横画是不假思索利用笔峰的右侧直接落笔在纸上挥运,显得更加自然天成。如第一首诗的“春”、“去”、“苦”字和第二首诗的“知”、“破”字的横画,皆是如此。三是铺毫用得很多。纵观苏轼的这幅作品,几乎把毛笔的上中下三个部位都

7、用得很好,尤其是铺毫用的最为精彩。如第二首诗的“重”、“屋”、“寒”等字。正因为铺毫使用的好,使苏轼的这幅字犹显示出沉闷、苍凉、凝重的意境。在结字上,《黄州寒食诗帖》相近于汉、北碑,结体取横势,体势宽博质朴,横平竖直,包围结构较为方整伸展。黄庭坚论东坡结字曾戏曰:“公之字固不敢轻议,然间觉褊浅,亦甚似石压虾蟆。”形象地勾画出了苏字结体扁平、奇崛的特征。这一特征也正是与苏轼的“大字难于紧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的主张相符的。另外,苏字最显著的特征是结构的参差变化,或左重右轻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