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

无锡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

ID:18544172

大小:50.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9-18

无锡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_第1页
无锡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_第2页
无锡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_第3页
无锡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_第4页
无锡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无锡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无锡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为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适应当今和未来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满足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才观和我市争创“两个率先”先导区、示范区的目标要求,特制定无锡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一、“十五”期间我市人才工作基本回顾“十五”期间,尤其是2003年全国、全省、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以后,市委、市政府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人才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全市人才总量较快增长,目前人才总数已达74万人,其中,两院院士6人、国家级专家35人、省部级专家185人、市级专家237人、享受国务院特

2、贴人员608人、入选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18人,专业技术人员总量42万人,高级职称和硕士研究生以上人才3.4万人,每万人口中人才拥有量已达1600人,与2000年相比,年均增长23.7%;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大,人才队伍结构不断改善,特别是市直机关公务员的学历结构有了明显改善,大专以上的占到84%;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型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五支队伍”不断壮大,各类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进一步提升。在2006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无锡人才本体竞争力排名位居上海、北京、深圳、广州之后,列全

3、国第5名。(一)人才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得到加强,党管人才优势充分体现。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对人才工作高度重视,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科技第一生产力、抓人才第一资源,对人才工作亲自负责,亲自协调,亲自过问。健全完善领导管理体制,整合科技工作领导小组与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科技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牢固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的观念,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力度,2006年设立了1500万元人才发展资金,各市(县)区分别建立人才开发资金,用于人才的引进、开发、培养等。每年,由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率团赴海外和有

4、关地区招研引智、招校引才,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二)人才政策环境不断优化,政策效应较好凸现。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人才政策环境建设。自2002年以来,先后出台了《关于在锡院士享受有关待遇的意见》(锡委发[2002]15号文件)、《关于在锡国家级专家享受有关待遇的意见》(锡委发[2006]16号文件)、《关于加强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构建我市人才高地的若干规定》(锡委发[2002]36号文件)、《关于引进海外留学人才来锡创业服务的若干规定》(锡政发[2002]185号文件)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和配套措施,初步形成了上下衔接、相互协调,比较完整的人才政

5、策体系。人才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使我市引进人才的渠道和领域进一步拓宽,人才培养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引人用人的手段和形式更加灵活,为各类人才服务的环境更加优化,无锡已逐步成为各类优秀人才向往的城市之一。(三)人才载体建设取得突破,创新创业平台基本形成。近年来,我市以加强区域科技创新创业能力建设为目标,大力加强人才载体建设。目前,已建成科技创业园、区17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8家、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2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4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2家、部省属科研所11家,市属科研所28家,在锡高校17家,形成了富集各类人才、技术、项目的条件和环境

6、。确立了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服装、生物医药、新材料等5大支柱产业和环保、新能源、生物技术3大先导产业,拥有600多家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9600多家外资企业,世界500强企业中有64家落户无锡,形成了“日资高地”、“韩资板块”,无锡“硅谷”、“液晶谷”、“药谷”、“动漫产业基地”等大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迅速成长,这些为集聚和培养各类优秀人才提供了事业载体,成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和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四)人才市场建设成绩喜人,集聚和配置人才资源的主渠道作用发挥明显。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快人才资源社会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的进程。目前,全市共有

7、人才市场10个,人才中介机构26家,形成了以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为主体,民营人才中介机构广泛参与的人才市场体系。人才市场业务不断拓展,服务层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市人才服务中心已成为辐射全国、具有人才交流、培训、考试、评价、信息服务、人事代理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人才大市场。2002年以来,仅市区接收毕业生74724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1760人,本科生39000余人)。引进其他各类人才11859人(其中柔性引进8281人),副高职称以上709人;本科及中级职称以上人才3022人;代理人事档案近60000份,人才市场集聚各类人才、配

8、置人才资源的主渠道作用日益显现。(五)人才国际化扎实推进,领军人才龙头效应开始显现。近年来,我市加快人才国际化步伐,大力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